《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设计13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1/5/30 20:01:2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990字。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学习目标:
  1、读,在诵读中领会辛弃疾词的慷慨悲郁的艺术风格
  2、赏,通晓典故内涵,感知词中流露出的爱国主义情感。
  3、学,学习词人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
  1、在朗读中品味这首词的情感。
  2、指导学生理解典故的含义。
  教学难点
  1、引导在了解词作内容的基础上把握诵读技巧。
  2、指导学生理解典故的含义。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
  布置课前预习,阅读这首词的有关典故故事《课前预习须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初中时我们学过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谁来背一背?(学生背)这首词是写的实景还是虚景?作者理想的最终目标是什么?对就是“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是,这位能文善武的爱国词人一直到最后也没能实现这一目标,他悲愤,壮志难酬,这心声就体现在诗词中,今天,就让我们来聆听这位英雄暮年的心声吧。
  板书课题,出示目标。
  二、初读:词作的感情基调如何?
  1、学生读一遍。
  2、根据学读的情况发现问题当时进行纠正。可能存在的错误:(1)、佛(bì误读为fú)狸祠下。(2)、封/狼居胥,误读为“封狼/居胥”。
  3、多个同学读,教师学生共同确定词作的朗读节奏和感情基调,引导学生结合文本大意来确定感情基调。
  三、再读:品析典故之内涵
  学生再读一遍,体味豪放风格并思考这首词的最大特点是什么。(用典很多)找典故。1、作者为什么要用这么多的典故呢? 
  2、学生再默读一遍。分析典故作用,得出作者的观点立场及文章主旨。
  典故一:孙权。 表达了对孙权的赞叹,表现他想抗金,收复中原的愿望。隐含他对当时统治者偏安江南的不满。
  典故二:刘裕。 作为一个帝王,刘裕为了恢复中原,率兵北伐,气势好像猛虎一样,把盘踞中原的敌人一下子都赶回北方去了。同样是一国之君,可我们的南宋皇帝呢?偏安江南,苟且偷生。表达了作者对刘裕的赞叹和对统治者的惋惜。体现了他主张北伐的观点。
  典故三:刘义隆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作者主张打有准备的仗,反对草率北伐。他借古讽今,其实在劝说宰相不要草率出兵。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