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升格导写:鹳鸟迁巢
- 资源简介:
约5020字。
高考作文升格导写:鹳鸟迁巢(附:详细升格指导及点评)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刘基《郁离子》里有一个寓言:鹳鸟预知天要大雨,根据经验将巢迁往高处,结果洪水大于往常,鸟巢还是被淹。子游任武城宰,受鹳鸟迁巢的警示,号令全城造船对付洪水,百姓得以保全。子游事后说:“鹳鸟也算是能预知的,可惜它所知不远啊!”
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样的思考和感悟?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思路点拨】
本作文题属于新材料作文中的任务驱动型作文,从“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样的思考和感悟”中,我们明白驱动任务之一是不能脱离本故事的要义而任意发挥,去就事论它;二是要善于从该寓言故事中发掘出自己的感悟和思考,而不是对该寓言故事作拓展、丰富、生发。
就题干来看,它有两层意思,一是鹳鸟的先知先觉和经验主义错误;二是子游的敏于物事,扬长避短,谋事周全。所给材料寓意明晰,属于叙事性的,就人物看,有鹳鸟、子游、百姓三方面;就场景看,有鹳鸟的生活地和武城两个场景,但留给我们的思维是多元、多向的,为写作者提供了十分广阔的思考感悟空间,考生可就不同的人物、场景以及读者角度去多维立意,发挥作文。当然,从“鹳鸟也算是能预知的,可惜它所知不远啊”一句来看,也可以说命题人的情感倾向重点落在了子游身上,提醒我们作文的命意角度最好从子游身上着眼。不过根据材料总的要求“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样的思考和感悟”,写作者从其他人物(包括读者)、场景角度命意也无不可。
在写作体例上,本作文题对写作对象、角度、范围甚至文体都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但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看,显然最适宜于写成议论文。
【病文升格】
谋事有预,方能不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