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氓》教学设计7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选择性必修下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1/4/30 16:46:0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5200字。

  《氓》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教学目标:
  1.了解《诗经》的基本常识和比兴手法。
  2.结合课下注释能较准准确理解文本,能说出重要词语的基本义。
  3.品味语言,体味诗句更加丰富的“意外之意”。
  4.分析人物形象,不贴标签,能够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
  课时:一课时
  一、学生课前学习活动设计
  1.诵读:要求读准字音的基础上,流畅诵读。
  2.理解:结合课下注释,查词典,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3.质疑: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和同学交流。关于人物、主题等的更多疑问,画下来,课上集体讨论。
  二、课堂教学、学习活动设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人们在形容文学艺术历史悠久的时候,往往喜欢用源远流长这个词?那么,中国古典诗歌的源头是什么呢?一般认为,是《诗经》。
  请一位同学朗读一下课下注释一中有关《诗经》的文学常识,其他同学注意倾听。随后,请几位同学回答几个相关知识(如,对《诗经》的评价、《诗经》反映的时代、《诗经》的内容等。)
  二、初读感知
  1.同学自由诵读课文,读准字音,读清节奏。(找同学读,师生一起正音。)
  2.自由诵读,结合课下注释,理解文本内容;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梳理情节。如有疑问,同桌、前后位同学可一起交流。
  (给同学充裕的时间理解诗歌内容。教师通过点拨、引导,让学生掌握几个重要词语的意思:“乘”,“夙”;“匪”,“爽”;“贰”,“靡”。总结几种记忆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如结合语境推断,联系生活中的词语推断,以旧知解新知等。)
  3.同学用最简洁的话概括诗歌内容。
  三、分析鉴赏
  1.这首诗有两个主要人物,人们一般喜欢分析女子,但也不妨分析男子。理由有三:第一,分析男子的形象更有挑战性;第二,在那个时代,女子的不幸命运在某种程度上是要由男子来主导的;第三,痴情女子是相似的,负心的男子却各有各的不同。
  对于这位男子的描写,相对而言要少一些,让同学务必认真挖掘。先看前三段,认真分析相关诗句,看看这个男子是不是从一出场就具有忘恩负义的“潜质”。
  (该部分分析讨论的焦点问题就是:男子一开始对女子有没有真情。引导学生抓住重要词语进行分析,如“氓之蚩蚩”,“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子无良媒”,“将子无怒”,“以我贿迁”等。)
  2.根据后面的三段文字,继续分析氓的形象。
  (主要分析“士贰其行”、“二三其德”、“至于暴矣”等。让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推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