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16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1/3/21 21:12:1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660字。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典故教案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初步感知作品内容;
  2、掌握本词中典故的涵义;
  3、深入剖析典故之美,体会词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主张】
  中国文学具有意象之美,叙述类文本中富有情感的“物象”,诗歌中的意象,包括议论类文本中的材料,都具有意象的某种特征。那么何妨把典故也看成意象。把握典故涉及的人物及其关系,理解典故背后的情感和潜台词,再根据对比和类比,找出它们和现实中的对应物与情,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把握诗歌。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导入)
  中国文学史上有这么一首词,就是以典故闻名,这首词叫《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二、渐入主题
  1、问:那么,古人写词以及刚才的“情书故事”,为什么要用典故?谁来说说看。
  明确:
  ①用典故,非常典雅,有文化味;
  ②含蓄,意在言外;
  ③用典还可以运用它的多义性,一语双关,甚至一语多关;
  ④丰富诗歌的内容,扩大诗歌的意境,使诗句辞约意丰,含蓄蕴藉。
  2、但是,用典也有要求。如果不恰当地滥用典故,一味逞学炫才,常常会造成诗歌语言的艰涩晦暗,令人生厌。关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用典,究竟是好是坏,专家争吵了上千年。褒者认为“运典虽多,却一片感慨,故不嫌堆垛”。明代杨慎甚至誉为“稼轩词第一首”。
  贬者如岳飞的孙子岳珂,就直言不讳的批评:《永遇乐》一词“觉用事多”。更奇怪的是,稼轩还因此大喜,酌酒而谓坐中曰“夫君实中余痼”。
  于是,辛弃疾想方设法修改,每天都修改几十遍,几个月下来,最终――一个字都没有改。
  问:以辛弃疾之如椽巨笔,竟至于累月而不能动一语,这里面究竟蕴含着什么?辛弃疾在这首词中的用典到底如何?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词。读……
  岳珂说“觉用事多”,《永遇乐》用了几个“事”(典故)?对象分别是谁?
  明确:用五个,分别是孙权、寄奴(刘裕)、刘义隆/霍去病、佛狸和廉颇。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