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党八股》导学案2
- 资源简介:
约15350字。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反对党八股》参赛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学习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形式。
2、认识议论文论点、论据的特点。
3、了解不良文风的表现和危害,认识树立良 好文风的意义。
教学过程
二、背景简介
《反对党八股》是毛泽东同志于1942.2.8在延安干部会议上的讲演。毛泽东同志的这篇讲演和《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是整风运动的基本著作,是我们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文献。
这篇文章着重谈的是关于改进“文风”的问题。它深刻地论述了党八股产生的历史根源和阶级根源,阐明了反对党八股的重要意义,并具体指出党八股的八大罪状及其危害性,最后提出马克思列宁主义新文风的要求,指明了今后努力的方向。毛泽东同志发表这篇文章后的第三天,即1942.2.11延安《解放日报》发表了一篇题为《宣布党八股的死刑》的文章,本文节选的是《反对党八股》中9─18节。
三、文学常识
解题
“八股”,即八股文,也称“八比”,原为明清时代科举制度规定的一种应试文体。它要求应考人读一定的书,学一定的注疏(主要是朱熹的注),按规定规格写文章,连字数都有限制,考生只能按照题目的字数敷衍成文。每篇文章都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构成,其中四股各要求有两股文字相对偶。这种八股文,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是僵化的,束缚着人们的思想。
党八股指革命队伍中某些人所写的文章,这种文章对于事物不加分析,只是搬用一些革命的名词术语,言之无物,空话连篇,如同“八股文”,所以称之为党八股。
文体知识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论据是支撑论点的材料,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根据,分为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两种。
1.事实论据:事实在议论文中论据作用十分明显,分析事实,看出道理,检验它与文章点在逻辑上是否一致。(代表性的事例,确凿的数据,可靠的史实等)。事实论据又包括事例和数据。
2.理论论据:作为论据的理论总是读者比较熟悉的,或者是为社会普遍承认的,它们是对大量事实抽象,概括的结果。理论论据又包括名言警句、谚语格言以及作者的说理分析。
四、夯实基础
1.记字音
①量体裁衣( ) ②可憎( ) ③滥用( ) ④蹩脚( ) ⑤接洽( )
⑥芒硝( ) ⑦寅卯( ) ⑧檄文( ) ⑨恐吓( )
2.识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