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花》教学设计5
- 资源简介:
约5200字。
《百合花》参赛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上)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整体感知小说的行文思路,读后能概述小说主要内容。
2.体会细节描写的独特魅力,赏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过程与方法:
1.锻炼速读技能,提高对文章内容的感知力。
2.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语言评析能力和表达能力。
3.进入作品情境,尝试演绎小说片段,激发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军民的深情厚谊,领悟战争中的人性美和人情美。
【教学重点】
体会细节描写的独特魅力,赏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
感受军民的深情厚谊,感受战争中的人性美和人情美。
【教学准备】
投影设备(视频音频等),图片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要求:
1.通读全文,查字典,给生字生词注音释义。
2.阅读全文,找出文中最触动你的地方并做好标记。
一.激趣导入(5-6分钟左右)
(多媒体展示:电影《百合花》剪辑片段)
同学们,刚才电影里的小通讯员和新媳妇的形象,与你们想象的一样吗?(点一位同学谈一谈,为本课分析人物形象作铺垫)
(多媒体展示:《红岩》片段)
请一位同学,朗读《红岩》中对许云飞的描写片段:
死亡,对于一个革命者,是多么无用的威胁。
他神色自若地蹒跚地移动脚步,拖着锈蚀的铁镣,不再回顾鹄(gǔ)立两旁的特务,径自跨向石阶,向敞开的地窖铁门走去。
他站在高高的石阶上,忽然回过头来,面对跟随在后的特务匪徒,朗声命令道:“走!前面带路。”面对着步步逼近的鬼门关,许云峰没有表现出丝毫的害怕,反而革命信念更加坚定,即使海枯石烂、天崩地裂,也不会动摇。
读完后有怎样的感受?(伟大、高尚、视死如归等)那么,这和《百合花》中的英雄形象一样吗?不一样的话,有什么不同之处呢?(不点同学回答,全班有这个思考角度即可。为探讨本文语言特点及风格铺垫)
二.初读印象,概括情节(5分钟左右)
请同学们速读全文,边读边思考以下问题:
1.小说中主要提到哪几个人物?明确:“我”、小通讯员和新媳妇。
2.请简洁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多媒体展示思考方向)
(本文篇幅较长,我选择给定学生思考方向便于节省课堂提问时间。这样能突出显示概括过程中人物、事件等要素的重要性地位)
明确:
第一部分:小通讯员(人物)护送“我”(人物)去前沿包扎所(地点)。
第二部分:小通讯员(人物)和“我”(人物)因部队被子不足(事件)去找新媳妇(人物)借被子(事件)。
第三部分:“我”(人物)和新媳妇(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