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ppt3
- 资源简介:
课件共23张,教案约3780字。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了解时政评论类文体的特点,学习议论文破立结合的论证方法
2.学习本文极具思辨性和善于运用经典文献和典型事例进行论证的特点。
3、全面理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深刻内涵及其重大现实意义。
4、运用历史事实和亲身经历印证本文的观点。
【学习过程】
一、 导入:
习主席说:“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告诉我们什么?(学生谈理解)实践是检验理论成果和制度成果的试金石。新时代,我国发展走上了快车道,国家领导人在全国各地开展调研,就是在回应“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1976年的时候有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邓小平:“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光明日报》刊登了一篇文章,一下子引起那么大的反应,说是‘砍旗’,这倒进一步引起我的兴趣和注意。不要小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争论。这场争议的意义大了,它的实质就在于是不是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场大讨论的发生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
二、写作背景
1976年10月,中央政治局一举粉碎“四人帮”,结束了延续10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举国欢腾,人心思变,百业待举,党面临着思想、政治、组织等各个领域全面拨乱反正的任务。但是,这一进程受到“两个凡是”(即“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错误方针的严重阻碍,党和国家的工作在前进中出现徘徊局面。
针对这种状况,邓小平多次旗帜鲜明地提出,“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人们要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与此同时,其他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不少老同志也从不同角度提出,要恢复和发扬党的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正确认识与把握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把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1977年,南京大学哲学系副主任胡福明为《哲学》专刊撰稿,其中一篇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后经本人和相关人员的修改,1978年5月10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