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34道题,约3650个字。
第六单元测试
一、基础知识(32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扶苏以数谏故(shuò) 好为《梁父吟》(hào) 陡罚臧否(pǐ)
B.由是先生遂诣亮(yì) 置人所罾鱼腹中(zēng) 以头抢地耳(qiāng)
C.秦王怫然怒(fú) 千骑卷平冈(qí) 斜晖脉脉(mò)
D.帝王之胄(zhòu) 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xù) 猥自枉屈(wěi)
2.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怅恨久之(怅:失望) 度已失期(度:估计)
B.又间令吴广(间:私自,偷着) 先生器之(器:器重,重视)
C.凡三往(凡:总共) 以彰其咎(彰:表明、显扬)
D.以遗陛下(遗:给予) 先帝不以臣卑鄙(卑鄙:行为不端)
3.“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中的“安”,词义与下列各句中的“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衣食所安
B.死于安乐
C.安求其能千里也
D.安居乐业
4.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释义。(3分)
A.为天下唱 通 释义
B.仓鹰击于殿上 通 释义
C.欲信大义于天下 通 释义
5. ,斜晖脉脉水悠悠。(温庭筠《望江南》)(1分)
6.只恐双溪舴艋舟, 。(李清照《武陵春》)(1分
7、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表明作者说自己有少年人的豪情的句子是 ,
, 。表明其年纪虽长,但壮心依旧的句子是 。 , !(2分)
8.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明自己的雄心和报负的句子是:
, 。(1分)
9.范仲淹《渔家傲》中抒发戍边将士们壮志难酬的感慨和思乡忧国情怀的句子是:
, 。(1分)
10.《陈涉世家》中表明有志者的抱负并不为一般人所知的名句是 !
最能体现陈胜反抗精神的一句话是 !(1分)
11.《出师表》中表明作者志趣品格的句子是:
, 。(1分)
12.《隆中对》节选自《 》,作者 ,题目中“对”的意思是 。(3分)
13.李清照是古代有名的女词人,你除了本单元学的《武陵春》外,还学过她的哪些词,请你写出其中的一句。(1分)
14.请写《三国演义》中的故事两则: (2分)
15.某餐馆门口贴着一副对联,上联是:“_______,_____,弃之可惜;”下联是:“杯中酒,口口都香甜,量力而行”。请你将中小学生都很熟悉的一首古诗中的有关语句作适当删减填入上联,使之构成对偶句式。“_______ ,_____ ,弃之可惜;”(1分)
16.《在唐雎不辱使命》一文中,秦王凭借着自己国力强盛,欺负安陵国,那么生活在当代的你,又是如何看待在今天的世界格局上,大国对小国或者弱固的欺凌?写一段文字,谈谈你的看法。(4分)
17.刘备死前本来说过:“若嗣子可捕,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可是,诸葛亮明明知道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却还是尊他为王,为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你如何评价诸葛亮的此种做法?(4分)
二、阅读理解(38分)
(一)(12分)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狂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选自《出师表》)
[乙]时先主(刘备)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诸葛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獗(失败),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选自《隆中对》)
1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B. 时先主屯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