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教案3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咬文嚼字》创新设计<br>
<br>
[教学目的]<br>
1分析评价课文观点。<br>
2培养阅读、写作“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精神。<br>
3学习本文的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br>
4明确字词意义有词典义和联想义的区别。<br>
(解说:教学目的的确定最重要的依据有两条:一是单元要求,二是本课编者提示。这两者新编课本均有,万不可忽视。)<br>
[教学重点]<br>
1分析评价课文观点<br>
①在学生自读课文的基础上,拎出观点。<br>
②确定课文的中心论点。<br>
③评价作者观点。<br>
2写法揣摩<br>
①学习本文由实例引入,中间才牵出中心论点的写法,以打破中学生写议论文总爱在开头揭旨的俗套。<br>
②学习本文透辟例析的方法,以克服中学生议论文中“论点+论据=论证”的流弊。<br>
[教学设想]<br>
教学方法<br>
自读,理出本文的中心论点;自由举书中例分析作者如何正确运用例证法;熟悉典故及词语。<br>
媒体设计<br>
投影器一台,透明塑料纸若干张,准备让不同学生写出课文中心论点,一同投影,以供讨论。如无此设备,也可叫不同程度的学生若干人板书。<br>
[教学时数]<br>
2课时<br>
[教学步骤]<br>
(第一课时)<br>
一、导语设计<br>
今天,我们来一同学习美学家朱光潜先生的一篇谈文章的文章《咬文嚼字》,在大家预习——粗读的基础上,进一步研读,以求能分析评价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并借鉴一些文章的写法,让我们的文章也变得美起来。<br>
二、解题<br>
1投影映出:朱光潜(1897—1986)安徽桐城人,我国现代著名美学家。教师口头说明:清代,安徽桐城出了以刘大???、方苞、姚鼐为代表的一大批文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