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黄浦区2020年初三第一次模拟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约13550字。
上海市黄浦区2020年初三第一次模拟语文试题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
1. 本试卷共25题。
2. 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古诗文
(一)默写(16分)
1. ,此日中流自在行。(《观书有感(其二)》)
2.长风破浪会有时, 。(《行路难(其一)》)
3. ,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
4.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岳阳楼记》)
5.小轩自恃聪明,对成绩不如他的同学经常嗤之以鼻,老师以《孔孟论学》中的“ , ”告诉他什么才是应该有的学习态度。
【分析】该题考查的是古诗词和古文的背诵与默写。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时,要循序渐进积累所学的应背诵并默写的内容,不要太急于求成。首先不要混淆了所背的内容;其次是在默写时要注意不要出现错误(错别字、漏字、添字)。
【解答】答案:
(1)向来枉费推移力
(2)直挂云帆济沧海 (注意“济”的书写)
(3)露从今夜白
(4)宠辱偕忘(注意“偕”的书写)
(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点评】做该题时首先要认真读懂题目,不要张冠李戴;其次在平时的学习中,要理解诗句的意思;最后是注意错别字,对于这些应背诵内容,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完成该题应不是难事。
(二)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第6—9题(12分)
对文人雅士而言,饮酒是一种乐趣,也是一种人生,或借酒浇愁,或抒怀自遣、或娱乐宴饮……文字一旦与酒结合,似乎更有了酵厚悠长的韵味。请阅读词人“大醉”后所作的《水调歌头》以及作者“饮少辄醉”写下的《醉翁亭记》节选,体会其文字的深意。
选文一: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选文二:醉翁亭记(节选)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6.《水调歌头》的作者是__________ (人名), 《醉翁亭记》的作者是_______ (人名), 都是______________(朝代) 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被列入“唐宋八大家”的还有_________ (人名, 一位即可) (4分)
7.读选文一《水调歌头》,下列对词作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词前的小序言简意赅地交代了写作的时间以及写作的缘由,并且领起了全篇。
B.词人“把酒问青天”,既写出对人生的疑惑,也表达出了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
C.词人在“我欲”“又恐”的情感波动起伏中,含蓄地表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