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0年中考语文:诗词鉴赏(解析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试卷 / 中考专项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79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0/4/27 22:00:1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4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3360个字。

  专题诗词鉴赏

  知 识 点 名师点晴
  诗歌 古代诗歌的概念、分类等体裁特点,具体了解诗、词、曲的相关知识 学生了解和积累相关典型的诗词及作者,积累经典名篇
  对诗歌常用意象的了解;对诗歌常见主题的了解;对诗歌常用手法的了解 了解诗词鉴赏命题的类型,找准诗词鉴赏的切入点,做到有的放矢。如:常用意象、常见主题、常用手法

  【2019年题组】
  一、【2019年中考兰州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好事近•梦中作①
  秦观
  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行到小溪深处,有黄鹂千百。
  飞云当面化龙蛇,夭矫②转空碧。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
  ①该作写于词人被贬处州(今浙江丽水)时②【夭矫】形容姿态伸展屈曲而有气势。
  7.请你想象“花动一山春色”所展现的情景,并将它描写出来。
  8.下列对这首词内容,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词上片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写词人在山路、小溪深处的真实见闻。
  B.词的下片写词人梦中仰观所见云空的变幻和歇息于古藤阴下的心理活动。
  C.结尾两句中的“醉”,不仅写卧态,而且也包括词人在梦境中的情态。
  D.“了不知南北”表现出与“一蓑烟雨任平生”一般自然平淡超脱的情绪。
  【答案】7.示例:接连绽放的春花,在雨中闪动,装点成一山春色,令人心动。8.A
  【解析】
  7.本题考查描绘诗中展现的画面。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画面:一场春雨,给山路上增添了许多鲜花,鲜花在风中摆动,又给满山带来了盎然春色。
  8.本题考查古诗的赏析,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B.C.D.正确;A.有误,词并不是写作者的真实见闻,而是作者梦中之境。故选:A。
  二、【2019年中考广州卷】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野望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诗句“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2)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案】
  (1)画面:牧人驱赶着牛群回家,猎人们带着收货的猎物回家,好一派田园气象.(2)举头四望,身边竟无相识的熟人或朋友,无人共分此刻的心情,惘然若失.只好唱起《采薇》之歌,与伯夷、叔齐共享心境,抒发诗人孤独无依的荒凉之感和隐逸山林之志
  【解析】
  (1)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和对所描述画面的想象。解答这类题目要在读懂诗歌、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扣住画面,抓住形象,用生动、流畅的语言加以描述,不能偏离诗歌的意境、主题和诗人的情感。“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写傍晚时分人的活动,从反面反衬诗人的郁闷孤单的心境。诗人给我们描绘了一幅乡野之人放牧归来的动态场景。放牛的牧童唱着山歌,欢快的赶着牛儿返回家中,猎人骑着骏马,大声吆喝着,带着猎物满意而归,多么安逸的场景,多么令人陶醉的画面啊。但是这些热闹是他们的,诗人什么也没有,有的就是寂寞和孤寂。
  (2)本题考查对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态度的领悟。尾联,诗人终于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情感了,直抒胸臆。诗人从美好而热闹的场景中回过神,又回到了起始的心境之中了,更加平添了一种茫然若失、孤独无依、苦闷惆怅的心绪。诗人身边没有一个相识的熟人和朋友,没有人能够分担这份寂寥,只好拉来已经远去的伯夷、叔齐了。诗人唱着《采薇》之歌,抒发自己隐逸山林之志。然而,王绩还不能像陶渊明那样从田园中找到慰藉,所以最后说:“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说自己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和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了。
  三、【2019年中考四川达州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甲】满江红
  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乙】夏日绝句①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注释】①靖康二年(1127年),腐败的宋王朝在金兵的沉重打击下瓦解,徽、钦二帝及赵氏亲属和大批臣民被掳北去。宋高宗赵构不顾有识之士极力反对,带领群僚仓皇南逃,建都临安,本诗即作与南渡之际。
  13.甲词结尾长叹“青衫湿”。结合作品内容和写作背景,说说词作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4.下列关于乙诗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本诗从内容看,是一首借古讽今、抒发悲愤的怀古诗,借项羽的宁死不屈辛辣地讽刺了赵构君臣的丧权辱国、怯懦畏惧、只顾逃命苟安的丑恶行径。
  B.李清照是婉约派著名词人之一,其词或轻柔婉丽,或缠绵悱恻,本诗诗意明白爽朗,与其婉约词风一脉相承。
  C.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作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D.“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女词人追思那个叫项羽的楚霸枭雄,追随项羽的精神和气节。“不肯”一词,将那种“可杀不可辱”“死不惧而辱不受”的英雄豪气,漫染纸面,力透纸背。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