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一册第四单元作文指导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高一册第四单元作文指导(个性与创新)<br>
<br>
【技法指导】<br>
文章的个性,是指一篇文章所独有的特色。创新,是指一篇新作在内容或形式方面超过了已有的文章,具有更突出更鲜明的特色。个性主要来自于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创新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思想新,即见解深刻,立意新颖;二是材料新,即题材鲜活,富有生活气息,具有时代特色;三是表达形式新,即构思新巧,推理想像有独到之处,语言具有独特的风格。一般来说,有个性的文章必然有创新。<br>
但在目前中学生作文中,却普遍存在缺乏个性的弊病。究其原因,或平时不关心社会,不注意观察身边的自然更替和人事变化,对生活缺少自己的感受;或对生活也有自己的看法,有独到的、真实的感受,却不敢大胆地去表现它,总认为作文,要写社会公认的范文才行,于是,提起笔来,死搬硬套。空话连篇,自然谈不上什么个性;或对生活有自己的感受,也很想把这种感受表达出来,但由于平时不注意语言训练,常常是心到而笔不随,语言技巧不到位,成了“茶壶的饺子——倒不出来”。<br>
那么,怎样才使自己的作文有个性有创新呢?<br>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作文观,要明白作文是生活的反映,生活是作文的唯一的源泉。我们的生活需要用作文去表达,而作文表达是为了生活更加美好。须知文学是人学,作文也应该是心灵的展现,情思的寄托,体现出生命意识,不同的生命意识,必然产生不同个性的作文。勤于思考,笔下的东西自然是“创造的,个性化、自然的,是未经人道的,是充满了特别的感情和趣味的,是心灵的笑语和泪珠”(冰心语),从而给人以感染,引起别人的共鸣。<br>
其次,要克服对作文评价的不正确认识,要敢于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从某种意义上讲,文章的创新来自于不断超越自我。超越自我意味着青春和活力。现代的学生都在努力地寻求自我,都在力求显示出自己的个性,喜欢标新立异。它是走上创新道路的起点。“标新立异”是好事,但“新”和“异”不是“怪”,不是哗众取宠,它们是思想方法日趋成熟的结果。<br>
再者,要注重语言思维训练.努力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水平。“语言是文学的基本材料,文学是语言的艺术。”(高尔基语)作文要创新,关键在语言。同样一件事,在有的同学笔下,描绘得活灵活现,有声有色,而在另外一些同学笔下,却变得枯燥乏味,毫无生气。同样一个理,有人论述得深刻透彻.令人折服;有人却说得空泛肤浅,难以服人。这正是语言水平不同的反映。语言要新鲜,一方面要靠平时多观察,多阅读,向生活学,向书本学,不断吸收积累,建成自己的语言仓库;另一方面要坚持练笔,在写作实践中潜心揣摩,逐渐掌握语言运用技巧,努力形成富有个性的语言风格。<br>
此外,从2000年起全国语文高考《考试说明》中已明确提出了“作文发展等级”的概念。其中“有创新”就是四大等级之一。淡化文体,重视表达,鼓励考生想像和创造,让学生在作文中能够充分展示自己浓厚的个性色彩,是近年高考作文命题改革的基本趋势。有个性特征就是指学生在作文中能展现自己的个性特长:脑子灵活的,以工于构思取胜;语言幽默的,以精于表达见长;思维有深度者,着力于内蕴的开掘;善于积累者。用功于材料的剪裁……总之.就是让学生写作方面的长处、“亮点”在作文中得到充分体现。因此,有创新的作文,不仅是一个写作的技巧方法问题,更重要的是独特的个性体验与内心感受。大凡有创新的作文,都在这一方面有十分明显的优势。<br>
<br>
【例文赏析】<br>
<br>
苦恼<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