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课时,约25000字。
第八课 词七首(教师)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宋词的特点,体会婉约派和豪放派不同的风格。
2、分析掌握含义深刻的词句。品味词中含蓄精警、形象而富有表现力的诗句。
3、理解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景中见情、层层铺叙;用典化句、借古喻今等表现手法的作用。
4、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
1、体会词的意境。
2、了解词的韵律和章法。
教学难点
1、典故的运用及作用。
2、鉴赏诗歌的一般方法。
课时安排
建议5课时
第一课时
一、资料下载
1、文学常识
(1)李煜(937~978),史称南唐后主,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国亡后为宋所俘。善诗文、音乐、书画,尤工词。前期所作,大多描写宫廷的享乐生活,风格柔靡。后期词,怀旧伤今,吟叹身世,并和亡国恨结合,极为感伤。题材与意境,突破了花间词派的范围,感情真挚,形象鲜明,语言清新,富有感染力量,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后人把他及其父璟的作品合刻为《南唐二主词》。
(2)柳永,原名三变,字耆卿,世称柳七、柳屯田。北京著名词人,北宋第一个专业词人,大量创作慢词(长调)。善铺叙白描,多用俚语入词,著有《乐章集》。
(3)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很有影响。著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等。
(4)秦观,北宋词人,初字太虚,改字少游,号淮海居士。苏门四学士之一,诗赋文词兼长,著有《淮海集》《淮海居士长短句》。其词风格淡雅,情韵兼美,语言平易而有味。
(5)李清照,字易安,号易安居士。南宋女词人。她是我国第一位女词人。其词善用白描,自辟蹊径,语言清丽。有《漱玉集》,另有《李清照集》。
(6)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爱国词人,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与苏轼同为豪放派代表,著有《稼轩长短句》。
(7)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南宋词人。其词多为写景咏物、记述客游之作。有《白石道人诗集》。
2、文体常识
词,词是一种诗体,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它本是为配乐歌唱而写的歌词,清末在甘肃敦煌石窟发现了手抄的“曲子词”,可以认为,词就是“曲子词”的简称。初起时称“曲子”,也称“杂曲子”。曲,指音乐部分;词,指文字部分。词的异名很多,有称“乐府”的,这是强调词的音乐性,如苏轼的词集称《东坡乐府》。有称词为“诗余”的,这是强调诗体的发展,如北宋范仲淹的词集叫《范文正公诗余》。还有称词为“长短句”的,这是强调词的句式,如辛弃疾的词集称《稼轩长短句》。
词原是配合乐曲演唱的,一支(或一段)乐曲叫一阕(曲)或一片。词的分段着眼于音乐。,词从片数来分有单调、双调、三叠、四叠几种。一段叫“单调”;两段叫“双调”;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