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四川省成都七中三诊作文指导:谈谈你对“土”的理解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中学作文 / 各类作文指导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9/5/8 21:55:5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300字。

  2019年四川省成都七中三诊作文指导:谈谈你对“土”的理解
  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审题
  限制性
  1.思维限制。题目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进行写作,而材料第一句话列出了一种现象,第二句话进行了一种抽象和升华式的解读,这就限定了作文不能就“土”的本义立意,而应该由表及里、由浅入深。
  2.内容限制。材料中对“土”的解读是“形容不合潮流的事物”,土里能生长“庄稼,还有习俗、文化”。两句都是围绕“土”进行阐释的,考生的思维必须以“土”为基础,思考“土”能代指哪些事物,“土”有何功用。任何脱离“土”的思考和立意都是跑题。
  3.感情倾向限制。虽然“土”指的是“不合潮流的事物”,但是当“土”的东西渐渐消失时,人们又“怅然若失”,这说明“土”的东西承载了我们难以割舍的回忆、经历和情感,更何况土里还能养活我们身体的庄稼和哺育我们精神的习俗和文化,因此考生在立意时,要对“土”持肯定态度,可以辩证分析,指出其不足,但绝对不能全部否定。
  开放性
  1.角度是开放的。考生可以思考“土”的事物有哪些深厚的内涵;可以思考为什么当“土”的东西渐渐消失时,人们会怅然若失;还可以思考“土”里是如何生长出习俗和文化的。这就给考生选取写作角度提供了一定的开放性。
  2.考生的思维和选材是开放的。凡是能紧扣“土”这一特征的事物都可以入文,凡是承载着难以割舍的回忆、经历甚至历史的“土”的事物均可入文。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积累进行选材,这就给考生展示写作个性提供了很大的自由。
  3.文体是开放的。考生可以自由选择文体,可以写侧重叙事和抒情的记叙文,可以写侧重看法和思考的议论文,还可以写形象生动的说理性散文。但不管选择哪种文体,都要能够彰显文体特征,不能写成“四不像”。
  解题
  这是一道阐释类材料作文题。材料的第一句话“有人用‘土’来形容不合潮流的事物,但当某些‘土’的东西渐渐消失时,人们又怅然若失”,是关于“土”的社会现象描述。“但……又”转折句同时表现了对某些“土”的东西的肯定。因此,应该正面立意。材料的第二句话是对第一句话的抽象升华,目的在于拓展思路:土生万物,土创文明,土蕴情感……
  参考立意
  切题立意:
  1.躲不开的乡土,抹不去的乡愁。
  2.土地孕育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许多美德。
  3.“土”气的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根。
  4.一方水土造就一方文明。
  ……
  偏题立意:
  1.难忘的土地。
  2.家乡的习俗。
  3.就喜欢他那样的“土气”。
  4.在亲情的土壤中成长发展(亲情)。
  ……
  范文展示  
  文字,是故土里长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