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2019年中考命题比赛语文试题30
- 资源简介:
共22小题,约20090字。
2019年中考模拟试卷语文卷
考生须知:
1.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纸上写姓名与准考证号,并在试卷首页的指定位置写上姓名与座位
号。
3.必须在答题纸的相应答题位置上答题,写在其他地方无效。答题方式详见答题纸上
的说明。
4.考试结束后,试题卷和答题纸一并上交。
试 题 卷
一 (30分)
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划线词语的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原创】
A.一天很短,来不及拥抱清晨,就手握黄昏;一年很短,来不及细品初春的殷红(yīn hó
ng),就要打点素裹(sù guǒ)的秋霜。
B.对叱咤(chì zhà)影视圈多年的吴孟达来说,这部电影的特效制作确实给他带来了声临其境般的体验。
C.朋友圈火爆一时的脏脏包,时隔不久就销声匿迹了,让人不禁感慨,微商大背景下衍生(yǎn shēng)出来的产品,到底有多持久的生命力。
D.我们碰到他的时候,他正斜靠在土墙根下,一副缭倒落魄的样子,衣衫褴褛(lán lǚ ),头发蓬乱。
【字音字形综合题,考查汉字读写能力】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近日火爆院线的电影《流浪地球》①,被媒体评价为“开启了中国科幻电影的新纪元。”②全片共有2000多个特效镜头,其制作的断壁残垣景象尤为恢弘壮丽!③这些栩栩如生的特效呈现,震撼了无数观众。而最近网络上流传一组照片,画面中类似《流浪地球》场景的构图,“冰封”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多个代表性建筑,一时间被诸多网友转发、④点赞。
2.文段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原创】
A.断壁残垣 B.栩栩如生 C.震撼 D.流传
【考查实词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文段中划线的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原创】
A.① B.② C.③ D.④
【考查标点的正确使用及辨析能力】
【设计思路】材料贴近生活实际:春节时期,《流浪地球》成为各大影院热门,学生对此兴趣浓厚。本材料根据《中国经济网》的新闻材料进行改编。试题为原创。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原创】
A.为了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梦”的深情阐释,我校决定开展一次以“我的中国梦”为主题的征文活动。
B.据新闻媒体报道,2019年的杭城将进入了轨道交通新时代,但晚高峰来临的地铁站,总是一个人潮涌动,川流不息的时期,这是个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
C.受厄尔尼诺气候影响,杭州地区近期见不到太阳,气象专家评论说南方的雨至少还要下10天左右。
D.在阅读优秀作品的过程中,常常能让我们学到许多知识点,能让我们明白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
【考查语病的辨析能力】
5.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原创】
A.“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杨振宁笔下的邓稼先,臧克家《说和做》一文中的闻一多,正是这样的人。
B.刘慈欣近来成为了中国炙手可热的科幻作家之一,《带上她的眼睛》是他以独特视角,展现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优秀作品。
C.诸子百家,是对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派别的总称,各家各派都具有鲜明的特色,他们创造了灿烂的中国古代文化艺术,尤其是先秦时期,形成了百家争放,百舸争流的局面。
D.惊蛰,古称“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
【文学及文化常识综合题,考查学生的文化素养】
6.古诗文名句填空。(6分)
(1)回首向来萧瑟处, 。(苏轼《定风波》)
(2) ,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晴空一鹤排云上, 。(《秋词》<其一>刘禹锡)
(4)品书的方法因人而异,可以是不求甚解式,也可以是字斟句酌式,孙权给吕蒙指出的读书方法是: ,见往事耳 。(选用《孙权劝学》中的句子)【原创】
(5)当今社会常常涌现许多小人物,以自己绵薄之力帮助了许多寒门子弟,不禁让人联想到杜甫当年为理想献身的伟大情怀: , !(选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句子)【原创】
【名句默写,1-3小题直接型默写,考查背诵及默写能力;4-5题理解型默写,考查对诗歌的理解能力】
7.名著阅读。(5分)【原创】
(1)在横线上填写与名著内容概述相对应的书名(范围为指定的名著阅读书目)。(2分)
①《 》,一书不仅寄予了父亲对儿子学业上的期望,更是他对儿子为人处世的谆谆教诲。
②《 》,以 “官逼民反”为主题,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英雄人物,被誉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小说。
(2)贝多芬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我们学过的名著中,也有很多人物不断反抗,与命运进行斗争。从下列人物中人选一个,结合相关情节进行分析。(3分)
A.林冲 B.祥子 C. 沈琼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