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阳江市四校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九年级语文科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试卷 / 九年级上册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3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9/1/2 22:15:1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4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8880个字。

  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
  第二次月考九年级语文科试题
  命题人: 审核人:
   说明:1.全卷共6 页,满分为120 分。考试用时120 分钟。
  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用2B 铅笔把对应该号码的标号涂黑。
   3.答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的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
   4.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 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 分。
  一、基础(24 分)
  1.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 分)
  (1) 口口口口口,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1 分)
  (2)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口口口口,口口口口。(曹操《观沧海》)(2 分)
  (3) 子曰:“饭疏食,饮水,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论语《述而》)(2 分)
  (4) 《爱莲说》中象征君子的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的句子是:口口口口口口(1 分)
  (5) 把陆游的《游山西村》默写完整。(4 分)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2.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 分)
  (1) 富有创造力的人总是zī zī bù juàn( )的汲取知识。
  (2) 未知的东西,似乎更能liáo dòu( )一个少年的心思。
  (3) (范进)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bù xǐng rén shì( )。
  (4) 我和母亲也有些wǎng rán ( ),于是又提起闰土来。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 她推.脱.嗓子坏了,怎么也不肯参加这次英语演讲比赛。
  B. 我们要提高电信安全意识,因为每天接到的让人不.厌.其.烦.的骚扰电话,有不少是以诈骗为目的的。
  C. 狂风骤起,深蓝色的海面卷起阵阵巨浪,滔.滔.不.绝.地涌向岸边。
  D. 流言虽未可轻信,但毕竟空.穴.来.风.,总是事出有因的。
  4.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复方甘草合剂是止咳中成药,它的主要成分是甘草八角茴香油,甘油,浓氨溶液等配制而成的。(去掉“配制而成的)
  B. 受国际原油价格影响,今年11 月国内油价迎来2014 年12 月以来最大单次降幅,油价

  至少下调0.5%左右。(“左右”去掉)
  C. 电影《七月与安生》中的两个女主人公七月与安生尽管天各一方,但纯真美好的友情无时无刻不萦绕在两人的心中。(把“无时无刻不”改为“时时刻刻都”)
  D. 针对《爱迪生救妈妈》等选文出现的一些争议,人教社表示,在编写新教材过程中,编写组对选文严格把握标准,听取广泛意见,分专题审查。(把“广泛”移到“听取”前)
  5. 请用一句话介绍广东省地形的主要特点(25 字以内)(4 分)
  广东省北部是由南岭为主构成的山地地区.山脉大多与地质构造的走向一致,以北东一南西走向居多。山脉之间有大小谷地和盆地分布,东部、西部皆以丘陵为主。南部多为平原地区,平原原以珠江三角洲平原最大。台地以雷州半岛一一电白一一阳江一带和海丰一—潮阳一带分布较多。
  广东地形主要特点:二、阅读(46 分)
  (一)课内文言文(10 分)
  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6.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3 分)
  (1) 阅.十余岁( ) (2) 不亦颠.乎( ) (3) 啮.沙为坎穴( )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 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2) 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8. 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 文章叙述以时间为序。先写寺僧寻找石兽未得,再写讲学家的议论令众人信服,最后写老河兵的分析及众人据其推断终得石兽。
  B. 文章语言简洁。如写寺僧沿河打捞石兽,仅用“棹”“曳”“寻”等动词领起三个断句,简述打捞经过,以“无迹”交代结果。
  C. 文章寓理于事。作者借人们寻找石兽的经过及令人惊讶的结局,引出天下事不可“据理臆断”的深层思考。
  D. 文章人物各具特点。在打捞石兽一事上,寺僧不切实际,认识片面;讲学家不深思熟虑而盲目行动;老河兵综合考虑,实事求是。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