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阜新实验中学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卷
- 资源简介:
共23小题,约9230字。
九年级(下)语文月考试卷
满分:100分 时间:120分钟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一 、积累与应用(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恣睢(suī) 宽宥(yòu) 恪守(gè) 形消骨立(xiāo)
B.箴言(zhēn) 秘决(jué) 制裁(cái) 心无旁骛 (wù)
C.褴褛(lǔ) 驰骋(chěng) 麾下(huī) 自渐形秽(cán)
D.栈桥(zhàn) 吮吸(shǔn) 苍劲(jìng) 张皇失措(huáng)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 ( )(2分)
A.足球比赛正在紧张地进行,在场的观众不时地为首当其冲的运动员喝彩,为落后者加油鼓劲。
B.孩子应该干、可以干的事情,要让他们自己去干,父母不要评头论足。
C.“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问题”,这不是危言耸听, 而是及时的向全党敲响了警钟。
D.宋老师针对班上学生学习成绩良莠不齐的现状,讲课时注意因材施教,收到了理想的效果。
3. 选出对下列句子分析正确的一项 : ( )(2分)
黄昏,我来到湖边,向湖心游去,野鸭子游过的水纹与我拨出的涟漪轻轻吻合,水草不仅将湖水浸得碧绿,也将我浸得碧绿。水覆在肌肤上的感觉,像柔软洁净的丝缎。五百个人所在的湖畔营区,寂静无声,瑞士人在静默中低声细语,小心翼翼地不去破坏别人欣赏夕阳湖光。
A.“涟漪”“寂静”都是名词,“洁净的丝缎”“低声细语”都是偏正短语。
B.“水覆在肌肤上的感觉,像柔软洁净的丝缎。”这一句中,“水”作主语
C.“水草不仅将湖水浸得碧绿,也将我浸得碧绿。”这一句是并列复句。
D. 文中划线句子有语病,修改方法是在“湖光”后面加“的心情”。
4. 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
A.《水浒传》中的林冲落草为寇前曾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误入白虎堂》《风雪山神庙》都是关于他的故事。
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筑路”一章,描写了筑路的艰苦环境,表现了保尔和他的战友们与困难顽强作斗争的伟大精神。
C.《朝花夕拾》中的《琐记》和《范爱农》分别记述作者在日本留学时和回国后的生活经历。
D. 诗人艾青,原名蒋正涵,号海澄。《大堰河--我的保姆》《我爱这土地》是他的代表作。
5. 对下面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代: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A.“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两句中,苏轼把酒问天。将青天视为自己的朋友,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
B.“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三句写月光的转移,照着那些彻夜不眠的人,映衬出人间离别之苦,同时寄寓了怀念子由的手足之情。
C. 词的上阙写月下饮酒,由幻想超脱尘世转化为喜爱人间生活。下阙写对月怀人,由伤感离别转化为对离人的祝福。全词以消极悲观的情绪作结。
D. 这是一首中秋咏月兼怀亲人的抒情之作。全词想象新奇,境界开阔,情理交融,融幻想与现实于一体,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6. 古诗文填空。 (10分)
(1)金樽清酒斗十千 , 。
(2)春蚕到死丝方尽 , 。
(3)鸟下绿芜秦苑夕 , 。
(4)远远围墙,隐隐茅堂。 , 流水桥旁。
(5) ,肯将衰朽惜残年。
(6)制裁中兴通讯公司,美国显然是“ ”。他们真正的目的是阻止中国科技发展的步伐。选用《醉翁亭记》中的句子。
(7)《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借助于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总是向前发展的诗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