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18 年秋2016级“一诊”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共22题,约14400字。
绵阳南山中学2018 年秋2016级“一诊”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汉时代的普遍知识与一般思想,大致可以归纳如下。 “天”仍然是判断与理解的基本依据。仿效“天”的构造,模拟“天”的运行,遵循“天”的规则,就可以获得思想与行为的合理性。在人们心目中,凡是仿效“天”的,就能够拥有 “天”的神秘与权威。于是,这种“天”的意义,在祭祀仪式中转化为神秘的支配力量,在 占卜仪式中转化为神秘的对应关系。不仅是一般民众,就连天子与贵族也相信合理依据和权 力基础来自于“天”。秦汉时代皇宫的建筑要仿效天的结构,汉代的墓室顶部要绘上天的星 象,祭祀的场所更要仿造一个与天体一致的结构。
“天”所显示的自然法则更加明确地被一些基本的数字概念所表述,而这些概念又被具 体化为一些可以操作的技术,于是“天”与“人”之间就被联系起来。首先是“一”。在秦 汉时代,它既是宇宙的中心、唯一的本原、至上的神祇,又是天下一统、君主权威、理性法 则、知识基础和一切的终极依据。其次是“二”。“二”即阴阳,既可以指日月、天地,也 可以指君臣、上下,以及从阴阳引申出来的冷暖、湿燥、尊卑、贵贱。再次是“五”。在《吕 氏春秋》中,思想家曾为“五”并列出种种匹配的事物和现象。这说明人们普遍相信“五行” 可以归纳和整理宇宙间的一切,使宇宙整齐有序。相反,如果五行、五色、五声、五味、五 方、五脏、五祀等等发生紊乱,人们就要用技术将其调整过来,否则人就会生病,社会就会 混乱,宇宙就会无序。比如朝代的变更,要顺序地吻合五德的排行;人们的服饰,要顺序地 吻合五色的轮次。这种数字概念经历了漫长的整合和论证过程,在秦汉时代终于以系统的形 式固定下来。沟通天地人神的权力仍然被少数术士所掌握。大多数人相信,他们由于有某些特殊的禀 赋与训练,拥有与神秘世界对话的能力,人们需要通过他们与天、与神灵、与祖先交流。
当时人们关心的中心问题有以下几类。一是生命。铜镜铭文这样的考古资料透露了秦汉 时代人们的生活观念,看来当时的人们相信人是可以不死的,不过也相信人之永恒极其困难。 如果说铜镜铭文、帛画、画像石中的神仙内容及秦汉方士的求仙寻药炼金活动,反映了人们 对生命的期望和想象,那么很明显,他们也努力地探索过人体的奥秘与医疗技术,张家山汉 简中的《脉书》、马王堆帛书中的《五十二病方》等,就反映了人们的焦虑和忧患。正是在 这种期望和想象、焦虑和忧患中,人们逐渐形成了生死观念。二是幸福。在秦汉的一般思想
世界中,精神上的自由和超越作为人生幸福的内容,渐渐退居次要地位,对幸福的期望往往 被普遍的神仙信仰具体化和世俗化,精神上的自由和超越被生理上的自由和超越(永生)所 取代,“富贵”与子孙“繁衍”成了更现实的追求,铜镜铭文中那么多的“富贵”和“宜子 孙”的字样就是明证。三是国家。当诸侯国家日益消亡或削弱,各种文化区域日趋混融成为 一个文化共同体的时候,人们开始彼此认同。“天下”一词在当时是一个较纯粹的政治概念, 当人们逐渐有了更广泛的地理知识之后,人们认识到自己所熟悉的地域只是天下的一部分, 于是又常常使用“海内”一词。“海内”一词在当时成了中国人的文化疆域的代名词,凡是 生活在海内的人,凡是有共同语言、习俗、观念与服饰的海内人,都是“文化意义”上的“中 国人”,文化意义上的共同体已经在人们心目中确立了。
(葛兆光《秦汉时代的普遍知识与一般思想》有删改) 1.关于秦汉时代人们对“天”的认识,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汉代的墓室顶部要绘上天的星象,祭祀的场所更要仿造一个与天体一致的结构,这只是 为了营造一种神秘的氛围,让普通人敬畏。
B.人类的社会秩序、伦理关系都是以“天”为依据来建立的。如果发生紊乱,人们可以根 据自己的意志来进行调节,使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C.“天”是自然的法则,一切知识都与之相关,秦汉时代的人们以“天”为根本法则认识 外部世界,以神仙信仰为终极依据认识自我。
D.无论普通民众还是权贵,都把“天”作为认识世界的基本依据,认为遵循“天”的规则, 效法“天”,能够获得思想和行为的合理性。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一些基本的数字概念的表述显示了天与人之间的关联,五行、五声、五色、五方、五祀 等实际上都体现了“天”蕴含的自然法则与宇宙秩序。
B.因为“天”等同于“一”,意味着绝对和神圣,所以,秦汉时代皇宫的建筑要仿效天的 结构,以显示对唯一的神的崇敬。
C.秦汉时代,在很多人的观念里,只有少数被认为有特殊禀赋与训练的术士才能与天、神 沟通,并非人人都具有与神秘世界对话的能力。
D.“一”“二”“五”等数字概念表达了“天”所显示的自然法则,这些概念的形成和确 立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并牵连着中国古代的思想传统。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秦汉时代,与“天下”一词作为政治概念不同,“海内”是“文化疆域”的代名词,“海
内”的人于文化层面能够彼此认同。
B.秦汉时代人们的普遍知识与一般思想反映出,中国人对于幸福的理解从来就没有精神超 越的层面,而只着重于现世与物质层面。
C.秦汉时代,人们相信永生可以实现,这样的生死观导致了神仙信仰的世俗化,对于“富 贵”和“宜子孙”的追求即是神仙信仰世俗化的重要表现。
D.秦汉时代,人们普遍相信“五行”可以归纳和整理宇宙间的一切,使宇宙整齐有序,所 以“五”也可以作为宇宙间一切的终极依据。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年关岁末 徐建英
摩托车灯刺破漆黑的村庄小道,留下一路突突的轰鸣声,吱地一声停在一个农家小院前。 摩托车刚停稳,“嗵嗵”的脚步声一路从小院里迎出来。小院的铁门“嘎吱”一声在娘手中 拉开一条缝,不等何水清发问,娘就帮着他支下车脚垫,后退,又向前一着力,摩托车倏地 滑进了小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