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怀柔区2018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
- 资源简介:
共26小题,约10830字。
怀柔区2018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
学校 姓名 准考证号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共10页,共五道大题,26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
3.试题答案一律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一、 基础•运用(共15分)
在我国,竹子倍受人们喜爱,古今文人墨客,嗜竹咏竹者众多。为了让同学们更深刻地了解竹文化,学校开展了语文课外学习活动,探究的主题就是“中国竹文化”,请你根据同学们的探究任务,按照要求,完成1-7题。(共15分)
任务一:了解“竹”的造字本义
《说文解字》“竹,冬生草也。象形。”甲骨文” ”像两根细枝上垂下的六片叶子。古代造字,“草”和“竹”相似而相反:叶片朝上为“艸”(草),叶片朝下为“ ”(竹)。竹的造字本义:空心,有结,长笋。也指“竹简”。古代还指箫、笛一类的竹制乐器,为“八音”之一。 所以作为部首,从“竹”的字大部分是和乐器、竹器以及记载文字的东西有关。草的造字本义:百卉也,地面上片状生长的禾本科植物。作为部首,从“草”的字大部分与草木有关。
1.根据任务一探究的结果,判断下列词语的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书藉 万籁俱寂 B. 萧瑟 功亏一篑
C. 编纂 名列前茅 D. 落第 一筹莫展
任务二:了解“竹”的生长过程
在中国的最东边生长着一种竹子,名叫“楠竹”,又称“毛竹”。毛竹在最初的四年里只长3厘米。但从第五年开始,毛竹以每天30厘米的速度向上蹿升,仅6周的时间就发生了不可思yì( )的变化,可以长到15米,多棵竹子很快就长成郁郁葱葱的竹林。之前的四年里,毛竹的根在土壤里延伸了数百平米,它并不是没有成长,而是在扎根。深深地扎根,坚持着,等到时机成熟,登上别人遥不可及的巅峰。
2.阅读任务二的内容,找出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2分)
A.第二行加点字“蹿”的正确读音为cuàn。
B.括号处应填写的汉字为“议”,“不可思议”这个词在这里形容毛竹六周内生长的速度快,让人感觉无法想象,难以理解。
C.第三行画线词语“郁郁葱葱”中“郁郁”形容竹林茂盛的样子。
D.第三行斜体字“延”的第四笔是竖折;最后一行斜体字“及”的第一笔是撇。
3.下列成语概括上文毛竹的成长历程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厚积薄发 B. 成竹在胸 C.蓄势待发 D. 养精蓄锐
任务三:了解“竹”的文化内涵
①梅、兰、竹、菊“四君子”,松、竹、梅“岁寒三友”,这样的美誉古已有之。②唐代王维诗云:“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③雨后的山村、清新的空气、松间的明月、石上的泉流、竹林中洗衣少女的欢笑声、莲丛中晚归的渔舟,组成一幅令人神往的画卷。④泉水、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都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⑤诗人把它们写进诗里,也寄托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4.语段第②句横线处缺少标点,语段后两句中有一处表达欠妥。请你依次添加和修改。(3分)
横线处添加的标点是:_______
句子修改:______________
5.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借“高风亮节立天地,虚怀若谷驻人间”,“ 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等对联来勉励自己。下列是两组关于竹的对联,请你任选其一,将其补充完整(2分)
A.上联:石头解性真吾友 下联:________是我师
B.上联:丹可磨而不可夺其色 下联:竹可折而不可________
选项:(填字母序号)下联:
6.郑板桥一生酷爱竹,他的书画作品也往往与竹有关。请你欣赏下面的这幅作品,从笔画、章法、结构、内涵等方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