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消息两篇》ppt5
- 资源简介:
课件共37张,学案约7040字。
第2课 综合消息两篇
1.了解综合消息的定义及其种类。
2.了解综合消息怎样组织材料的。
3.了解综合性消息的导语的特点。
我忧我思
近来,央视发了一条消息:国民的母语阅读率已呈持续下降的趋势!那一刻,我目瞪口呆;那一刻,我忧心忡忡;那一刻,我百感交集。此时的我,思绪万千;语文,我为你而忧,我为你而思!
美籍华人丁肇中,这个讲英语的能力远比讲汉语强的物理学家在获诺贝尔奖时所说的感谢辞中不是英语而是汉语。为什么呢?因为汉语是其母语。然而,这样的人毕竟太少了。
联想到我们中学生!面对语文,又有几人真正重视,真正视其为知己呢?同学们在听流行歌曲时,不用超过三遍,就能唱得叫人喝彩,可是背古诗词,却佶屈聱牙,翻来覆去,许多遍还残缺不全,又有几人真正做到“衣带渐宽,为伊消得人憔悴呢?”
早晨,来到教室,听到琅琅读书声:都是英语。自修时分,看到同学们埋头而习:却是数学,理综、文综。甚至在上语文课时,同学们竟在做其他科目的练习!
悲夫!怎能如此慢待语文,如此对不起她呢!也许,你会说:语文是母语,不用读,自然就会,就算一连读两三天,学一两个月,也不见得长进。然而,语文能力是潜移默化的,需长期积累方可见效,这是常识,只是许多人视而不见罢了。
如此,我怎能不忧,怎能不为之而思呢?
背景链接
《上课能否晚一点儿》
很长时间以来,中国的学生存在着负担过重的问题,起床早,睡觉晚,书包重,作业多。出于对这些问题的关注,《北京青年报》在2002年12月刊发了记者邓兴军、张颖、张桂函采编的新闻《上课能否晚一点儿》。
为促使问题的解决,该报又先后派出7名记者,围绕这一问题作了连续的追踪报道,引发了社会的广泛议论。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