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各地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试题(解析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初中试卷 / 中考专项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4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7/7/30 16:48:42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64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7460字。

  2017年各地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试题及答案解析
  Llt32100
  2017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
  6.(一)阅读下面两首诗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别夔州官吏①
  唐 刘禹锡
  三年楚国巴城守,一去扬州扬子津。
  青帐②联延喧驿步③,白头俯伛④到江滨。
  巫山暮色常含雨,峡水秋来不恐人。
  惟有《九歌》⑤词数首,里中留与赛蛮神⑥.【注释】①此诗是诗人调任之际所作。②青帐:指饯别宴席所设的青色帐篷。③步:码头。④白头俯伛:指当地年老的百姓俯身曲背。⑤《九歌》:这里指诗人在夔州所作的九首《竹枝词》.⑥蛮神:夔州在西南边地,故称当地供奉的是蛮神。
  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______
  A.《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诗人托明月以达情,表现了他对贬谪好友的关切和同情,写的深切动人。
  B.《别夔州官吏》写于诗人调任之际,三、四两句通 过写人们送行的场面,表现他们对诗人的惜别之情。
  C.《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花落尽子规啼”和《别夔州官吏》中“峡水秋来不恐人”都是写景兼写时令。
  D.《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别夔州官吏》则流露出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D项中“《别夔州官吏》则流露出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说法属于无中生有.《别夔州官吏》写于诗人调任之际,通过标题“别夔州官吏”可知,这是作者刘禹锡与过去的官员朋友们告别的诗歌,主要表现诗人的惜别之情,从中看不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其余选项正确.
  答案:D
  7.阅读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 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乙】
  凡音①,生于 人心者也。乐②者,通于伦理者也。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惑于物也。是故知声③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 庶是也。唯君子能知乐,是故审④声以知音,审音以知乐,审乐以知政,而治道备矣。 是故不知声者,不可与言 音。不知音者,不可 与言乐。知乐,则几于礼矣。 礼乐皆得,谓之有德。是故乐之隆,非极音也。食飨之礼⑤,非致⑥味也。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也,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也,将以教民知好恶,而返人道之正也。 (选自《礼记》,有删改)【注释】①音:歌曲。②乐:这里是音乐和舞蹈(有事还包括诗歌)相结合的总称。③声:这里指声音。④审:仔细观察。⑤食飨(xiang)之礼:指食礼和飨礼,用于祖宗祭祀或招待宾客。⑥致:极。
  (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______
  A.知音而不知乐者 溪深而鱼肥(《醉翁亭记》)
  B.唯君子能知乐 虽有千里之能(《马说》)
  C.而治道备矣 右备容臭(《送东阳马生序》)
  D.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也 客之美我者(《邹忌讽秦王纳谏》)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是故不知声者,不可与言音。
  ②礼乐皆得,谓之有德。
  (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乐 者 音 之 所 由 生 也 其 本 在 人 心 之 惑 于 物 也
  (4)【甲】文中伯牙和子期共同的兴趣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乙】文告诉我们制定礼乐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请用【乙】文中的原句回答。
  答案:
  ( 1)D
  A句意:只懂得音乐而不懂的乐理的是普通百姓.而:转折.溪水很深,鱼儿鲜美.而:并列.
  B句意:只有君子才是能够懂得乐理的人.能:能够;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本领.能:才能.
  C句意:就具备了治理天下的方法.备:具备;右边备有香囊.备:备有.
  D句 意:因此此先王之所以制定礼乐.之:连接主谓;客人认为我美的原因.之:连接主谓故选:D
  (2)①所以不懂的声音的人,不可以和他谈论音乐.
  ②礼仪和理乐都通晓,叫做有德.
  (3)乐 者/ 音 之 所 由 生 也/ 其 本 在 人 心 之 惑 于 物 也.
  (4)【甲】爱好音乐【乙】将以教民知好恶,而返人道之正也
  2017年聊城初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
  二、文言文阅读(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1题。
  (一)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