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记叙文最常用结构模式训练学案——片段组合式
- 资源简介:
约5600字。
记叙文最常用结构模式训练学案
——片段组合式
编制人:聂琪 审核人:高一语文组 包科领导:
编号2011YQ1009-1010 使用时间 2011-10-28
【使用说明】
1. 借助导学案充分预习准备,用时40分钟,完成自主学习部分,并形成文字答案。
2. 认真书写,规范作答,按时上交。
【学习目标】
1. 知识与技能:掌握记叙文的结构方法技巧,学会扣题方法。
2. 过程与方法:积极思考,踊跃展示。
3. 情感态度价值观:优秀的作文是相似的,糟糕的作文各有个的“不幸”。
[自主学习]
一、知识梳理
人们常说“文无定法”,但是,更多的人都不否认“文章有法”。所以,我认为还是应该教给同学们一些常用的方法技巧,以免同学们作文时或天马行空,或不知所云,或无所适从。
反对作文模式化训练的专家学者们,主要是担心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其实,模式化训练并不否认个性,我们提倡个性的同时还要提倡规范,这才是辩证地看待问题。我们在高考作文考试时,都有“文体不限”的要求,但几乎所有的专家学者和师生都达成了共识,“文体不限”是提供了文体的自由选择的机会,而不是不讲究文体,更不能写成“四不像”的文章。也就是说记叙文要像记叙文、议论文要像议论文,这难道不是规范?
就文学创作而言,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又各有各的基本特点和要求,其中有很多的要求是不可更改和违背的,但是这丝毫不影响这各类文学创作中名家辈出。要说到格式之严格,应该首推我国古代的律诗,其起承转合、对仗、压韵、平仄等等方面都有非常严格的要求。这可以说模式化到了极点,但是唐代诗歌的创作却没有一个人敢否定它是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高峰。李白的豪放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王维的清新淡雅,李商隐的含蓄蕴藉,杜牧的新见卓识……太多太多的诗人,仅借几种写作模式,就在唐代创造了文学的辉煌。
其实这只是文学创作理论或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中讲过的最简单的“内容与形式辩证统一”的关系。
在内容和形式中,内容是基础,内容决定形式。同时形式又反作用于内容,可能对内容的表达起到促进或阻碍作用。
也就是说,内容是主要的,我们应该选择恰当的形式来表达。
比如酒,酒的质量好坏是最重要的,但是在当今社会,我们都承认了一个现实,好酒也要有一个好的包装。如果没有任何形式(即无任何的盛酒器皿),这好酒如何盛放、如何盛放就成了严峻的问题了。所以,我们不应该反对形式。
有句俗话说:“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才各有各的不幸。”换到我们的作文中来,那么,我们也可以说:“优秀的作文是相似的,糟糕的作文各有各的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