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普陀区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一模)语文试卷(解析版)
- 资源简介:
约15070个字。
上海市普陀区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一模)语文试卷
一、文言文(40分)
1.(15分)默写
1.回看射雕处, 。《观猎》
2. ,一点飞鸿影下。《天净沙•秋》
3.关河梦断何处, 。《诉衷情》
4.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沙鸥翔集, 。《岳阳楼记》
2.(4分)阅读下面的诗,完成下列各题
水仙子•咏江南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爱杀江南!
1.“晴岚”在文中的意思是 。
2.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A.这首小令描绘了江南水仙的美景。
B.“芰荷丛”营造了淡淡的秋之意。
C.江南人家身处秀丽之景生活富足。
D.最后一句以抒情结尾,直抒胸臆。
3.(9分)(三)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醉翁亭记(节选)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文中“醉翁”即“唐宋八大家”之一的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3.从“ ”一句可见作者不胜酒力,但其将“ ”寄托在酒中,表明其“乐”中带有淡淡的忧思。
4.(13分)(四)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仕数不遇
昔周人有仕数不遇①,年老白首,泣涕于途者。人或问之:“何为泣乎?”对曰:“吾仕数不遇,自伤年老失时,是以泣也。”人曰:“仕奈何不一遇也?”对曰:“吾年少之时,学为文,文德成就,始欲仕宦,人君好用老。用老主亡,后主又用武。吾更为武,武节②始就,武主又亡。少主始立,好用少年,吾年又老,是以未尝一遇。”
【注】①遇:获得机会。②武力:指武艺、兵法。
1.解释文中的加点词。
(1)吾更为武 (2)武主又亡
2.翻译画线句。
自伤年老失时,是以泣也。
3.几位君主分别喜欢任用的是 、 、 (用自己的话按序回答)
4.周人仕数不遇表面看上去是生不逢时,但其根本原因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