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小题,约5030字。
《〈傅雷家书〉两则》同步练习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廓然(kuò) 灰烬(jìn) 涕泗(sì)
B.谀词(yú)相契(qì)枘凿(ruì)
C.庸碌(lù)创伤(chuàng)颓废(tuí)
D.羲皇(xī)蛮横(hèng)扶掖(yè)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慢慢的你会养成另外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再惊心动魄,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
(2)有这种诗人灵魂的传统的民族,应该有气吞斗牛的表现才对。
(3)形式与内容的枘凿,自己内心的许许多多不可预料的矛盾,都在前途等着你。
(4)要不然大家做了羲皇上人,垂手而天下治,做人也太腻了!
3.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心中的苦闷不在家信中发泄,又哪里去发泄呢?( )
(2)我以前在信中和你提过感情的ruin〔创伤,覆灭〕,就是要你把这些事当做心灵的灰烬看。( )
(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
4.对课文中的语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心中的苦闷不在家信中发泄,又哪里去发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诉苦向谁诉呢?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安慰你呢?”这里运用三个反问句,表现了父母对儿子的关爱,同时也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安慰。
B.“惟其如此,才需要我们日以继夜,终生的追求、苦练。”句中“惟其如此”中的“此”指的是追求快乐,自由自在。
C.“果然昨天早上收到你来信,而且是多少可喜的消息。”句中“果然”表现了作者对儿子来信的盼望与欣喜。
D.“倘若你认为这些话是对的,对你有些启发作用,那么将来在遇到因回忆而痛苦的时候,拿出这封信来重读几遍。”这句话是父亲对儿子的劝慰,告诉儿子在以后若遇到困难可以从父亲的劝慰中汲取新的力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9题。
1954年10月2日
聪,亲爱的孩子。收到9月22日晚发的第六信,很高兴。我们并没为你前信感到什么烦恼或是不安。我在第八信中还对你预告,这种精神消沉的情形,以后还是会有的。我是过来人,决不至于大惊小怪。你也不必为此担心,更不必硬压在肚里不告诉我们。心中的苦闷不在家信中发泄,又哪里去发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诉苦向谁诉呢?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安慰你呢?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我们只求心理相当平衡,不至于受伤而已。你也不是栽了筋斗爬不起来的人。我预料国外这几年,对你整个的人也有很大的帮助。这次来信所说的痛苦,我都理会得;我很同情,我愿意尽量安慰你、鼓励你。克利斯朵夫不是经过多少回这种情形吗?他不是一切艺术家的缩影与结晶吗?慢慢的你会养成另外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再惊心动魄,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我相信你逐渐会学会这一套,越来越坚强的。我以前在信中和你提过感情的ruin〔创伤,覆灭〕,就是要你把这些事当做心灵的灰烬看,看的时候当然不免感触万端,但不要刻骨铭心地伤害自己,而要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倘若你认为这些话是对的,对你有些启发作用,那么将来在遇到因回忆而痛苦的时候(那一定免不了会再来的),拿出这封信来重读几遍。
5.从选文中可以看出,傅雷希望儿子成为怎样的一个人?
6.在语句“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中,作者想借太阳和雨水向儿子讲明一个怎样的道理?
7.文中语句“这次来信所说的痛苦,我都理会得;我很同情,我愿意尽量安慰你、鼓励你”中的“安慰”和“鼓励”两个词颠倒顺序好不好?为什么?
8.作者提到克利斯朵夫的目的是什么?
9.“我以前在信中和你提过感情的ruin〔创伤,覆灭〕,就是要你把这些事当做心灵的灰烬看,看的时候当然不免感触万端,但不要刻骨铭心地伤害自己,而要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其中的“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是怎样的一种心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