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灵公不君》ppt20(4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课件 / 选修课件
  • 文件类型: ppt, docx
  • 资源大小: 2.2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6/12/31 21:06:5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6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查看预览图
  晋灵公不君
《晋灵公不君》同步练习.docx
《晋灵公不君》检测卷.docx
晋灵公不君.ppt
晋灵公不君1.ppt
    第三单元 春秋笔法
  经典原文3 晋灵公不君
  读《春秋》必读“三传”,读“三传”必读《左传》。左丘明的努力虽没能改变社会,守住渐渐消逝的三代之礼,但却给那个激荡的时代添上了一抹不变的原色,给我们留下了弥足珍贵的财富,让我们迷茫时,可以找到知音,找到榜样,找到单纯的感动!
  美字体 君 王 不 君 终 被 弑 , 臣 守 大. 义 不 侮 身 。
  赏美文
  君子风度
  陈鲁民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可见,中国人对君子的崇尚由来已久。可现在的很多人却已经忘记了这种温柔敦厚的儒家君子之风,各种因琐事导致的恶性事件频频见诸报端,就连一些著名学者在与他人意见相左时,也不时恶语相向,把学术争论变成人身攻击。在建设文明和谐社会的今天,重提君子风度并给予它新的阐释,十分有必要。那么,何谓君子风度?
  以礼待人,尊重他人,即君子风度。著名文学家夏衍病危时,秘书看到他十分难受,就说:“我去叫大夫。”正当秘书开门欲出时,夏衍突然睁开眼睛,艰难地说:“不是叫,是请。”随后就昏迷过去,再也没有醒来。在生命垂危的关头,夏衍仍然没有忘记用礼貌的语言表示对他人的尊重,这种君子风度,堪称楷模。
  感情克制,理性行事,乃君子风度。生活中与他人有不同意见时,偶有争执在所难免,但一定要控制自己的感情,理性行事,据理力争,而不是恶语相向,逞一时之气。胡适曾与鲁迅论战,虽多有不快,但都属正常笔墨官司。后来作家苏雪林污蔑鲁迅,对鲁迅进行恶毒的人身攻击,胡适站出来仗义执言,批评苏雪林的过激言行,充分肯定鲁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用。胡适的做法充分显示了一个学者应有的君子风度。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是君子风度。君子处世,每每严格要求自己,“吾日三省吾身”。遇到高人,见贤思齐。与人有隙,反思自己的不足。这样才能不断进步,身修德进。与人交往时有容人的雅量,不用自己的标准苛求他人,尊重他人的观点与选择,即使分歧难以调和,也无非“道不同不相为谋”,绝不强加于人,有失君子风度。
  临危不惧,勇于担当,为君子风度。“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是戊戌六君子之一谭嗣同临刑前的绝唱。人最宝贵的是生命,谭嗣同却能勇于担当,笑对生死,用自己的生命换取世人的警醒,拯救积弱积贫的祖国,这是何等的君子风度!
  君子风度是中华民族优秀精神文化遗产之一,时代的发展和需要又赋予了它新的内涵。如果人人都能洞悉新时代背景下君子风度的内涵,并在日常生活中努力践行,我们的社会会更和谐,更加美丽。君子风度这一古老风尚也必将历久弥新,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课内挖掘】
  中国史学有着“秉笔直书”和“春秋笔法”两大传统。“秉笔直书”,即直笔,遵循“书法不隐”“据事直书”的写史原则。“春秋笔法”源自孔子修《春秋》,每用一字,必寓褒贬,后因以称曲折而意含褒贬的文字为“春秋笔法”。
  你对“秉笔直书”和“春秋笔法”是怎样认识的?请写一段200字左右的文字表达你的观点。
  角度] “秉笔直书”方能著万世“春秋”。
  【课外运用】
  示例:
  孔子高度评价董狐“书法不隐”,司马迁著《史记》,“不虚美,不隐恶”,被人称为“实录”,受到了崇高的赞誉。我觉得,凡历史必得澄澈如镜,不能遮掩,方能还历史以真实。
  《左传》记载了这样一件事:齐国大夫崔杼杀其国君齐庄公后,“大史书曰:‘崔杼弑其君。’崔子杀之。其弟嗣书,而死者二人。其弟又书,
  乃舍之。南史氏闻太史尽死,执简以往,闻既书矣,乃还。”(《左传•襄公二十五年》)齐太史兄弟三第三单元 春秋笔法
  3 晋灵公不君
  《左传》原名《左氏春秋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者称《左氏春秋》,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它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终于鲁悼公十四年(前453),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西汉时称之为《左氏春秋》,东汉以后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它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左传》代表了先秦史学和文学的最高成就,是研究先秦历史和春秋时期历史的重要文献,对后世的史学产生了很大影响,特别是对确立编年体史书的地位起了很大作用。它善于刻画人物,重视记录辞令。其声律兼有诗歌之美,言辞婉转,情理深入,描写入微,是中国最为优秀的史书之一。
  《晋灵公不君》选自《左传•宣公二年》。宣公二年,即公元前607年。晋灵公,名夷皋,是晋襄公之子,文公之孙。公元前620年至前607年在位。《晋灵公不君》的故事在《春秋》中只有一句话:“秋九月乙丑,晋赵盾弑其君夷皋。”在《左传》中,作者补充交代了事情的前因后果,不仅使我们了解事情的真相,同时也使我们对晋灵公、赵盾和董狐等历史人物有了更加感性的认识。文章写晋灵公搜刮民财,残酷暴虐,最终被臣杀死,赞扬了赵盾的敢于直谏、忠于国事的品德和董狐不畏权贵、秉笔直书的精神。
  一、注音
  胹________       熊蹯________
  寘________  稽首________
  鲜克有终________  骤谏________
  麑________  嗾________
  翳桑________  食之________
  橐________  诒________
  二、解释词义
  过使妇人载以过朝            吾知所过矣,将改之      人谁无过      过而能改      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      一日,大母过余曰      
  克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郑伯克段于鄢      克日完成      
  假尚早,坐而假寐            假令仆伏法受诛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十旬休假,胜友如云      
  以厚敛以雕墙              使妇人载以过朝      遂扶以下      请以遗之      倒戟以御公徒      以示于朝      
  而谏而不入               稽首而对曰      坐而假寐      触槐而死      明搏而杀之      宣子未出山而复      麑退,叹而言曰      
  之未知母之存否?            请以遗之      其我之谓矣      则子继之      贼民之主      
  三、通假字
  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  ____________
  杀之,寘诸畚 ____________
  三进及溜 ____________
  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 ____________
  宣子田于首山 ____________
  子为正卿,亡不越竟 ____________
  反不讨贼 ____________
  我之怀矣,自诒伊戚 ____________
  四、指出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释义
  晋灵公不君      ______________
  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______________
  君能补过,衮不废矣______________
  公患之,使麑贼______________
  晋侯饮赵盾酒______________
  斗且出______________
  提弥明死之______________
  赵盾弑其君______________
  书法不隐______________
  五、分析句式类型
  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    ______________
  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______________
  尚早,坐而假寐______________
  不忘恭敬,民之主也______________
  有一于此,不如死也______________
  乙丑,赵穿攻灵公于桃园______________
  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______________
  其我之谓矣______________
  六、积累名句
  人谁无过,________,________!
  靡不有初,________。
  庆父不死,________。
  外举不弃仇,________。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________。
  答案:
  一、ér fán zhì qǐ xiǎn zhòu chú ní sǒu yì sì tuó yí
  二、过:动词,穿过 动词,犯错误 名词,过错 动词,犯错误 动词,超过 动词,看望
  克:副词,能 动词,克制 动词,战胜 动词,严格限定
  假:形容词,非正式的 连词,如果 介词,借助 动词,宽容 名词,假日
  以:连词,表目的 连词,表修饰 连词,表修饰 介词,把 连词,表目的 介词,把
  而:连词,表假设 连词,表修饰 连词,表修饰 连词,表顺承 连词,表顺承 连词,表转折 连词,表顺承
  之:助词,主谓之间取独 代词,代她,指母亲 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代词,活用为第一人称“我” 结构助词“的”
  三、“辟”通“避”,躲避 “寘”通“置”,放置 “溜”通“罶”,屋檐下 “阙”通“缺”,过失 “田”通“畋”,打猎 “竟”通“境”,国境 “反”通“返”,返回 “诒”通“贻”,遗留
  四、君:名词活用为动词,不行君道 入:被采纳 衮:衮袍,这里指君位 患:厌恶;贼:名词活用为动词,刺杀 饮:给酒喝 且:连词,一边……一边 死之:为之死,动词为动用法 弑:古代下杀上,如臣杀君,子杀父,都叫弑 书法:记事的原则
  五、宾语前置句 省略句 省略句 判断句 介词结构后置句 介词结构后置句 疑问句 宾语前置句
  六、过而能改 善莫大焉 鲜克有终 鲁难未已 内举不失亲 有备无患
  一、基础巩固
  1.下列语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
  B.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C.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
  D.三进及溜,而后视之
  2.下列加点的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①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鲜:很少
  ②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入:进入
  B.①宣子骤谏,公患之骤:急速
  ②尚早,坐而假寐假:假装
  C.①弃君之命,不信信:诚信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