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市第一中学2016年秋季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一上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6/11/18 22:00:1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5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2道小题,约11610字。

  宜昌市第一中学2016年秋季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
  语 文 试 题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命题:赵文媛  审题:张敏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卷、草稿纸上无效。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经学读本与教学方法的演变
  张亚群
  儒家通识教育,主要是通过经典学习和主体自觉实践而实现的。由此产生了源远流长的“经学”。作为训解、阐述儒家经典的学问,经学起源于子夏和荀子,并随着时代发展、教育变革而演化。两汉儒学处天下独尊地位,“五经”、“七经”立于太学,“明经”、“孝廉”也设为察举科目,在人才培养和选拔中发挥了特殊作用。隋唐而下,经学与科举结合,对儒家通识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产生重大影响。儒家经典从“九经”扩展到“十三经”,并形成“四书”。经学文本从多家注疏逐渐统一。学校教材和科举考试标准,从《五经正义》演变为《四书集注》;教育方法,从注重启发、自学转向考试技能的训练。
  …………
  潘光旦认为,理学与科举的流弊是导致中国教育由主动变成被动、由启发变成训练的三个因素之一。他辨析“教”与“训”的差异:从字面上看,“训是有言之教,教是无言之教”,“训”与“教”是政治与教育的一个基本分别,“政治用得着训,而教育用不着训”。儒家讲教育的两大作品《论语》与《学记》里,根本找不到一个“训”字。“教”字也用得很省:分别只有7个和l8个“教”字,并且与狭义的教育没有多大关系。相比之下,“学”字用得较多:《论语》里至少有56个“学”字,《学记》中有48个“学”字,甚至题目也用“学”字,而不称“教”。这种现象“绝不是偶然的,而是有深切的教育的意义的”。它说明,儒家先贤的教育理念中,“自动的学重于被动的教”;“真正的教育,不但教别人能自动的学,更教自己作进一步的学的功夫”。
  对比官学与早期书院在教学方法、管理方式等方面的差异,颇能反映科举制下教育方法的变化。宋代书院秉承儒家通识教育传统,十分重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朱熹认为,学问靠自己积累,义理靠自己探索,为师者只是引路人,只负指导学生读书之责。他提出:“读书须有疑”,“疑者足以研其微”;“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朱熹的教学形式灵活多样,包括升堂讲说,认真读书、自行理会,互相切磋、质疑问难,悠游山水之间,等等。朱熹门人后学将其概括为《朱子读书法》,包括“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六项。元代程端礼据此编著《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用以指导学童读书。
  相比之下,官学教育主要以应试为目的,实行训诫教学方式。办学者只重视月课、季考,很少有实际教学活动。明清时期,这种教育状况日趋明显,难以满足学者研习学问和培养人才的需要。
  (节选自《华中师范大学学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经学”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作为训解、阐述儒家经典学问的“经学”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子夏和荀子。
  B、经学是在发展变化的,从两汉到明清,经学随着时代发展、教育变革而演化。  
  C、隋唐而下,经学与科举结合,经学就成为学校教材和科举考试标准。  
  D、两汉独尊儒学,经学在人才培养和选拔中发挥了特殊作用
  2、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科举制下的教育方法是早期书院式教学方法,由原来学生主动学习变成被动的教,由原来的启发式教学变为训诫式教学。
  B、儒家讲教育的两大作品《论语》与《学记》里找不到一个“训”字,而“学”字较多,说明儒家先贤的教育理念中,注重启发,认为主动学习才是教育的根本。
  C、教育方法从注重启发、自学转向考试技能的训练,绝不是偶然的,而是经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D、朱熹认为老师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引路人,担负着指导学生读书、训练学生能力之责,他的看法流弊甚远。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3分)
  A、儒家通识教育,主要是通过经典学习和主体自觉实践而实现的,因此,通识教育的教育方法注重启发,强调自学。 
  B、对儒家通识教育内容产生重大影响的经学,从“九经”扩展到“十三经”,说明儒家思想也是不断发展和创新的。
  C、朱熹的教学法和读书方法,形式灵活多样,指导学生读书,培养学生自学,这种方法秉承了儒家通识教育的传统。
  D、明清以应试为目的的官学教育,深受理学与科举流弊的毒害,很难满足学者研习学问和培养人才的需要。
  二、现代文阅读(二)(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梦里有你
  赵悠燕
  罗威刚要出门,接到一个电话:“罗威啊,我是李台阳。好,我马上就过来。”
  罗威想:和李台阳这么多年没联系了,自己刚升职,莫不是……
  门铃响了,门开处,伸进一个乱蓬蓬的脑袋,一只黑色的塑料袋子“嗵”地放在地板上。
  罗威说:“是台阳啊,快请进。”
  坐在沙发上,罗威递烟给李台阳。李台阳抽出一支,凑在鼻子上闻闻,说:“罗威,你混得不错啊。”
  “听说你要来,特地去超市买的。”罗威用打火机给他点烟。
  李台阳嘻嘻一笑,放下烟,说:“那么破费干吗?我早戒了,那东西耗钱。”
  罗威说:“那就吃些水果吧。”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