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东三峡》同步检测试卷
- 资源简介:
有18道题,约4460个字。
1 巴东三峡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和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玲珑(lóng) 秭归(zǐ) 悲惨(cán) 凝望(níng)
B.袅袅(niǎo) 悠闲(yōu) 崆岭(kōng) 浣妆(wǎn)
C.夔门(kuí) 遗迹(yí) 险峻(jùn) 耸立(sǒng)
D.缈小(miǎo) 调和(tiáo) 霨蓝(wèi) 恐怖(kǒng)
2.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连绵不绝的山峰,层峦叠嶂,古老苍绿的林木像是给群山万壑披上了一层看不尽的绿色皮衣。
(2)通往西藏的丙中洛北三公里,江宽近20米,江岸悬崖绝壁形成“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天险,当地人称为“石门关”。
3.下面几个句子是从课文中摘录出来的,请你补充出横线上所需要的词语。
(1)到了这种地方,无论什么人,没有不感到自己是过于渺小,自然界是过于________的。
(2)不到一刻钟,山就高起来,________不断,一直到重庆。
(3)最可爱的,就是在那悬崖绝壁的上面,________着一些极小的红花,映着古褐苍苍的石岩,另有一种情趣。
(4)一道斜阳,照在庙前的松树上,那颜色很________。
4.下列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山巅,我写云海、松涛;在海边,我写浪花、礁石;在田野,我写春光、秋月;真可谓“远山近水皆有情”。
B.鲁迅先生有两句诗:“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我从中感受到了一个伟大作家的真挚感情。
C.情况的了解,任务的确定,兵力的部署,军事和政治教育的实施,给养的筹划,装备的整理,民众条件的配合等等,都要包括在领导们的过细考虑、切实执行和检查执行程度的工作之中。
D.第十二期《〈求是〉杂志》不到一星期就销售一空。
5.下面是一段关于三峡的导游词,有三处错误,请根据提示修改。
长江三峡,是中国古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著名的大溪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闪烁着奇光异彩。(A)这里______,发源了中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和有沉鱼落雁之貌的昭君;(B)这里青山碧水,曾留下了李白、白居易、刘禹锡、范成大等诗圣文豪,留下了许多千古传诵的诗篇。大溪深谷,曾是三国古战场,是无数英雄豪杰的用武之地。这儿有许多著名的名胜古迹,如白帝城、黄陵、南津关等。它们同旖旎的山水风光交相辉映,名扬四海。
(1)A句中漏掉了一个成语,请根据语段内容补充:________。
(2)A句中有个词语运用不当,应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
(3)B句成分残缺,修改意见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判断下列语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并简要说明其表达作用。
(1)在江北那一面作为门的山崖上,悬着两块石头,一块像牛肝,一块像马肺。
(2)这个峰很高,那个峰还要高,前面有一排,后面还有一排,后面的后面,还有无数排,一层一层的,你围着我,我围着你,你咬着我,我咬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