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670字。
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联想作文》教学初试
上海市 金川中学 金海虹
一、案例背景
在“二期课改”轰轰烈烈进行和提倡创新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和想象能力无疑是作文教学的一个极其重要的任务。因为联想和想象是创新思维的基础,是开启知识迷宫的钥匙,是创新思维的翅膀。有了这两只翅膀,学生就可以在思维的天空中自由飞翔,就可以逐步培养创新的意识,展现创新的精神,增强创新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是一个大课题,是需要全体语文教师都予以重视和进行探索的,语文教学的改革,首先应该从思维、思维观念的改革开始,这应该是进行语文教学改革的切入口。
当前班级学生在写作方面存在的普遍问题是视野狭窄、立意俗套、语言贫乏,关键问题之一是联想能力欠缺,加上本学期课本(上海市H版教材八年级上)表达单元中正好涉及了这一教学内容,但书本上材料相当单薄,过于简单,因此想在这一内容的教学上有所突破。本课程试图通过联想思维的训练,激活同学们的创新思维,在了解有关联想知识的基础上掌握联想的一般思维方法,并能巧妙运用联想把文章写得有一定的思想深度、灵活、新颖、富有文采,全面提升习作水平。
二、设计思想
这是一堂作文教学尝试课。
我尝试着,用教师优美生动的语言打动学生的心,使学生产生共鸣,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从而激活课堂,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我尝试着,运用多媒体教学,强调信息技术和语文学科的整合。因为上海市“二期”课改明确提出这样的理念:语文课堂教学还必须尽早地实现与现代技术的整合。
我尝试着,既做到课内向课外的拓展,同时又通过展示学生随笔作业中的电子小报,做到课外作业和课堂教学有机的结合,打通时空的限制,逐步形成大语文的教学观。
刘勰的“寂然凝思,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是对联想精妙的解释,同学们手中握有无限,永恒贯穿始终是我这堂课的追求。
三、案例描述
(一)导语
(课件上展示罗丹的“思想家”图片)
师:法国哲学家笛卡尔说过:“我思故我在”,思想家帕斯卡尔又说:“我们人类的全部尊严在于思想”。今天这节课的目的在于开动思维,就让我们打开自己思维的大门,展开联想的翅膀,并勇敢地用语言表达出来,那么我们这节课首先因为有你而精彩。
点评:教师以名言开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了共鸣,为进入预设情境创造了条件。
(二)联想相关知识教学部分
(课件上展示一个“圆”的flash)
师:圆,以其最简单的形式弥散在我们周围世界的各个角落,整个宇宙都充满它的踪迹。我们能从它联想到什么呢?
生:①我想到了那轮圆月;②我想到了早饭的大饼;③我想到了足球;④我想到了团圆。
(边展示有关“圆”的flash,教师边叙述。)
师:老师也展开了联想,想到了泛着光芒的圆镜,战国时的滚滚木轮,鲜红的队鼓,我老家屋后的井栅栏,你们明媚的眼眸,香山的红叶,晶莹的水滴……
师:刚才我们一起开动了思维,进行了联想,现在有那位同学能对联想下一个定义?
生:当你看到某一种事物时想到另一种与它多少有些关系的东西。
从而引出联想的定义,再通过举例引出相关、相似、相通、相反联想等定义,在这基础上归纳为同向和反向两类联想。
然后复习朱自请的《春》一文,体会文章在哪些地方运用了联想?同时通过这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