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问和智慧》教案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初中教案 / 九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10/25 13:04:09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8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1课时,约2060字。
学问和智慧
江苏省丹阳市后巷中学 孙俊
教学目标: 
1.理解学问和智慧之间的关系。 
2.学习课文语言精练,生动有趣。 
教学重点: 理解文中观点。 
教学难点: 语言的精练。 
教学方法: 讨论法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过了《创造学思想录》,懂得了创造性思维就是“从你的箱子里走出来”“以不同的方式思考问题”,“造就你自己的规则”,其实创造性思维就是我们常说的“智慧”,这种智慧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头脑里固有的,而是以丰富的“知识”“学问”为基础的。今天我们学一篇新课文《学问与智慧》。 
二、默读课文,画出每段的中心句 
讨论并归纳: 
第1段:学问与智慧有显然的区别。 
第2段:有人认为学问就是智慧,其实有学问的人何问曾都来有智慧。 
第3段:学问是不能离开智慧的,没有智慧的学问,便是死的学问。 
第4段:世间不但有缺乏智慧的人,而且也有缺少智慧的书。 
第5段:学问固然不能离开智慧,同时智慧也不能离开学问。 
第6段:我们不但需要学问,而且需要智慧------需要以智慧去笼罩学问,透视学问,运用学问。 
三、理清文章结构 
讨论并归纳: 
全文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1一2段):解释“学问”与“智慧”的区别。 
第二部分(3一6段):论述学问与智慧的关系。 
四、默读课文1一2段,用最简洁的语言解释“学问”和“智慧”。 
(1)读文章的第一节,理解文章是怎样来阐明学问与智慧的。
明确:作者作了一系列的精彩的比喻(完成第一部分的板书)。这些比喻贴切,是因为对学问与智慧及其相互关系认识准确。
(2)在同一个人的身上,如果只有学问而没有智慧,会怎么样?相反如果没有智慧只有学问又是怎么样?如果同时具备学问与智慧呢?
明确:第一种则是“有学问的笨伯”或“两脚书橱”“冬烘先生”;第二种情况则可能不见得有很好的学问或者是对于人情事理,都很通达,凭借经验,运用心得。第三种则是既有学问又有智慧的人,他们对人情和事理都有独特的见解,对于学问有自己的独见。只有同时兼备了这两种的人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智者或学问家。
(3)在论述第二个方面的问题时作者采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
明确:既采用了对比论证,又引用了《庄子·苞丁解牛》的例子来进行论证。可见比喻是生动而又贴切的,例证是形象而又典型的。
五、研读第二部分:
(1)   学生快速地阅读第二部分的内容,明确每段文字所讲述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论述学问不能离开智慧。
第四节:论述世间不仅有缺乏智慧的人,而且有缺乏智慧的书。
第五节:论述智慧也离不开学问。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