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400字。
2006年高一第一册单元练习(三)
第三单元
说明:本卷共29道题,除第22题6分外,其余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繁芜(wǔ) 镣铐(kào) 空白(kòng) 心急如焚(fěng)
B.伦理(1én) 铭记(míng) 挫折(cuò) 骇人听闻(hái)
C.赎罪(shú) 憧憬(chōng) 端倪(ní) 义愤填膺(yīng)
D.祈祷(qí) 阐释(shǎn) 蜕变(tuì) 博闻强识(shí)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草拟 披露 优劣 摧眉折腰
B.焕然 装潢 必竟 哀声叹气
C.暇想 利害 陶冶 梦寐以求
D.磨炼 匿迹 妨碍 摇摇欲堕
3.选出对加点字解释无误的一项。 ( )
A.侈谈(空,废) 豁然开朗(突然) 无济于身(帮助) 永垂不朽(流传)
B.砥砺(磨刀石) 浅尝辄止(就) 不言而喻(比喻) 义愤填膺(胸)
C.疾苦(困,痛) 坚忍不拔(畏惧) 百折不挠(屈服) 安之若素(平常)
D.质疑(询问) 民不聊生(依赖) 梦寐以求(睡) 坚持不懈(放松)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
A.现在有人问热心民权运动的人,“你们什么时候才能满足”?
B.水生笑了一下。女人看出他笑得不像平常,“怎么了,你?”
C.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D.下星期我们将学习《“呐喊”自序》。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论语》是孔子与弟子的语录结集。儒家经典之一。现在通行的《论语》20篇,内容以伦理、教育为主。
B.孟子又称“亚圣”。《孟子》文章向以诡辩著称。
C.演讲词是为准备演讲而写成的文稿,它有明确的针对性,有正确鲜明的见解,逻辑性强,具备较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D.“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种书,是儒家的主要经典。
6.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
A.对于学术问题见仁见智是正常现象,不必大惊小怪。
B.要懂得生之可贵,但不可苟且偷生:要懂得死不足惜,但不必轻易言死。
C.美国国务卿鲍威尔最近踌躇满志地奔赴以色列,开始他的中东斡旋。
D.湖南省在全省统一组织进行的素描、色彩考试中,一共查出90多名考生舞弊,除少数是夹带外,其他都是张冠李戴的枪手。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我们图书馆关于科技方面的书收藏的有几万册,
B.中学生写作文,要注意观察,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能胡编乱造。
C.草木返青,应时山花在渐暖的东风中次第开放,树林中到处可以听到悦耳的鸟声。
D.党中央制定的土地承包三十年不变的政策,更加坚定了农民的信心和勇气。
8.对“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用“停止思想”表达了作者对马克思的崇敬,对其逝世怀着深切的哀痛之情。
B.用“停止思想”是在强调马克思是“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
C.对于马克思的逝世,恩格斯不忍直接说出,而用“讳饰”的手法说马克思“停止思想了”。
D.用“停止思想”是为了使文章更含蓄、更生动。
9.与下面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卢梅坡的诗句“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常被后人引用,借以说明 。
A.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短长 B.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缺憾
C.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千秋 D.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所爱
10.下面这副对联上联横线处应填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上联:登高望远见 千帆过
下联:放歌纵酒喜日暖泥融万木春
A.跋山涉水 B.高山流水 C.青山绿水 D.山清水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