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同步练习9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中第一册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9/11 19:02:0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71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两信练习,包括20题,约3700字。
第五课 《荷塘月色》练习
一、 常识填空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上大学时,朱自清开始创作新诗,1923年发表的长诗《  》,震动了当时的诗坛。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研究古典文学。1928年出版散文集《  》,成了著名的散文家。著作有《朱自清全集》。
1948年8月病逝于北京。他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他“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本文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抒情散文,写于1927年7月,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朱自清也处于苦闷彷徨中,文中表现作者想摆脱这一苦闷的“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
二、 基础知识。
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小煤屑路(    ) 蓊蓊郁郁(    ) 独处的妙处(   )(   )  
袅娜(   )    脉脉的流水(   ) 倩影(    ) 
三、阅读课文。  全文共10个段落,从作者的行踪变化上看,可以划分成四个大部分:缘由、去荷塘、观荷塘、离荷塘。
缘 由:第一段: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
去荷塘:第二段:通往荷塘的小路、树木、月色。
    第三段:行在小路时的感受。(追寻清冷、幽僻的环境)
 观荷塘:第四段:月下荷塘。
     第五段:塘中月色。
     第六段:荷塘四周的景物。
离荷塘:第七、八、九段:联想古代江南采莲的旧俗。
    第十段:在思乡与遐想中踱回家门。
(一)缘由。  全文首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是全文的文眼。这样写有什么目的?
                                     
(二)去荷塘。
1、 第二自然段写荷塘的环境,写这一环境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第一课 荷塘月色
1.下面加点词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踱(慢步行走)着     朗(稀朗)照     蓊(草木茂盛)郁
B. 乘(利用)凉       眠(睡眠)歌      苍(青色)茫
C. 亭亭(直立的样子)    风致(美的姿态)     空隙(缝隙)
D. 丰姿(姿态)       点缀(组合)       惦(挂念)着
2.如果将下面加点的句子改成括号中的语句,比较准确的一项是(  )
A.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照)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B.薄薄的青雾浮(升)起在荷塘里。
C.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已经盛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含苞欲放)的。
D.月光是隔着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乱七八糟的)黑影;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印)在荷叶上。
3.对下列语句的分析,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
A.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这句话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内心的苦闷,心绪的烦乱;这也正是作者夜深人静出游荷塘的缘由。
B.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在行文上,这是一个过渡句,提挈下文重笔写荷塘月色;在感情上起了变化,作者没有陷入哀愁的泥淖,他要追寻美来自慰,反映了不满现实而又幻想超脱现实的心态。
C.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这句话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准确形象,但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作者并不割爱此句,是因为作者心中有难以排除的哀愁、烦怨。
D.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
这句话在结构上照应前边“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一句;在感情上,照应前边“心里颇不宁静”的心绪。
阅读下列文段,按要求答题。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1.下面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本段描写的是月下的荷叶、荷花、荷香和流水。
B.本段描写的是月下的荷塘。
C.本段描写的是荷塘上的月色。
D.本段描写了月下荷塘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2.下面是从不同的角度对这段文字写景顺序的概述,错误的一项是(  )
A.从天上到水里         B.从上到下
C.由静到动           D.荷叶、荷花、荷香、流水
3.作者将荷花比作“明珠”和“星星”,选出分析正确的一项(  )
A.荷塘上的荷花呈圆形而且闪闪发光;
B.塘上的荷花是名贵的品种,而且朵儿不大;
C.这种荷花能像“明珠”和“星星”那样光芒四射;
D.在月光的照射下,白色的荷花给人一种如“明珠”般润泽的感觉,在绿叶的映衬下,又像碧天里的星星了。
4.作者将荷花的清香比作远处高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