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学案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四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9/11 18:51: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0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500字。
《赤壁赋》学案教案一体化
昌黎一中  刘月
【学习思考目标】
1. 体会文中表现的情感和情感转换的方法。
2. 学习本文中写景抒情和说理交融的表现手法。
【文学文体常识】
1.苏轼,北宋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父苏洵,弟苏辙均以文名著称,而以苏轼成就最大。文坛历史上称他们父子为“三苏”。宋仁宗嘉佑二年,苏轼中进士,受到当时文坛领袖欧阳修的赞赏。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实行变法,苏轼因反对新法而外调杭州通判,转任密、徐、湖州知州。元丰二年因讽刺新法的诗句,而被捕下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因筑室于东坡而自号东坡居士。哲宗继位,一度被召回家,登哲宗亲政,苏轼再一次遭贬到惠州,后又到琼州。徽宗即位后,遇赦北还,途中在常州病逝。
2.唐宋八大家:指唐宋时期的八个散文家,即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3.三苏:指北宋文学家苏洵与其子苏轼、苏辙。
4.苏黄:指北宋文学家苏轼和黄庭坚。
5.苏辛:指宋代豪放词人苏轼和辛弃疾。
6.苏门四学士: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和张耒,他们四人都出于苏轼门下,且诗文成就极高,故而得其名。
7.赋:古代的一种文体,是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学体裁。本意谓诵说,或谓铺陈描写的特点和方法。到战国时期形成一种文体。“赋”得名称最早见于战国后期荀况得《赋篇》,到汉代形成特定得体制。班固《两都赋序》:“赋者,古诗之流也。”可见赋体是由诗演变而来。给予汉赋直接影响得则是楚辞,故楚辞也称为赋,《汉书·艺文志》有“屈原赋”、“宋玉赋”、“唐勒赋”之目。两汉时期赋形成为一种特定的体制,并成为两汉文学的大宗。
  “赋”着力于铺陈事物,较多地掺用散文化的句式。赋在形式上讲究文采,注重声韵,兼具诗的韵律、节奏和散文的章法、句式。规模宏大,以铺叙为主的称为“大赋”;篇幅较短,着重抒情的称“小赋”。赋体的流变大致经历了骚赋、汉赋、骈赋、律赋和文赋这样几个主要阶段。赋体经历了长期演变的过程,发展到中唐,在古文运动影响下,赋又出现了散文化的趋势,不讲求骈偶,音律,句式参差,押韵也比较自由,形成散文式的清新流畅的气势,叫做文赋。像杜牧的《阿房宫赋》、欧阳修《秋声赋》、苏轼的《赤壁赋》都是文赋的佳作。
【基础知识扫描】
1. 正音
举酒属(zhǔ)客   徘徊于斗(dǒu)牛之间  山川相缪(liáo) 酾(shī)酒临江   驾一叶之扁(piān)舟   无尽藏(zàng)也  壬戌(rén xū)  窈窕(yǎo tiǎo)   御(yù)风    扣弦(xián)    桂棹(zhào)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

推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