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教案19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三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9/3 8:15:0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41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课时,约2200字。
-- 《六国论》教案
 
教学目的:
1、学习对比论证的写法,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
   2、 掌握重要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
3、背诵课文。
教学课时:2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疏通并分析第二部分第一层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鲁迅说过:“我们看历史,能够据过去推知未来。”凡是有活力的民族,都是牢牢地记住自己民族的以及整个世界的历史的。寻绎历史发展的轨迹,并且不断进行反思就能不断进行反思,就能减少重复性错误,把握未来。
学习“历史的回声”专题的着眼点,在于学习前人解读历史的思维方式,看看他们如何借鉴历史,如何表述自己的见解、人生感受;在于学习如何把握历史的瞬间,进行忠实的记录。
《六国论》是历史上第一篇不鞭强秦之暴行,而剖六国之痼疾的文章,所以它具有历史的严肃性;它分析了忍辱求和、赂敌为安的悲剧结局,乃是有感而发,它具有现实批判的针对性(这一点,我们在学习课文中会进一步认识);它不足600字,言简意赅,机锋雄辩,又有很强的文学性。“三性”合一,使得本文兼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解题
简介作者和写作背景
作者生于真、仁、英宗三世。其时,宋王朝虽然尚未疲弱不堪,但北有契丹(大辽),西有西夏,它们不断骚扰,国家不得安宁。1004年,大辽举兵攻宋,当时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辽在澶州打了一仗,宋军大胜。形势如此有利,真宗却一味求和,订下“澶渊之盟”,规定宋每年向辽进贡银10万两,绢20万匹,自此,抗敌卫国只气锐减,委曲求全之风日上。后辽又连连加码,宋均慨然应答。1044年,西夏元昊上书停战求和,宋却反而给西夏银、绢、茶。一代又一代的“为国者”皆被敌人积威所劫,以物供敌,以钱富敌。苏洵是睹之心忧,忧而思救,以为这和战国六国以地赂秦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下场更加不堪设想,于是写下了这篇醒世文章。
所以,结合背景,我们能够更加体察到作者的一片爱国之情。
三、整体感知
⒈自由朗读,质疑解难
⒉思考:六国破灭的原因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阐释的?
明确: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