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爱人》ppt28
- 资源简介:
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仁者爱人》(课件+教案+学案+试题)(打包6套)苏教版选修《论语孟子选读》
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仁者爱人》学案1 苏教版选修《论语孟子选读》.doc
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仁者爱人》教案 苏教版选修《论语孟子选读》.doc
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仁者爱人》课件1 苏教版选修《论语孟子选读》.ppt
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仁者爱人》课件2 苏教版选修《论语孟子选读》.ppt
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仁者爱人》练习 苏教版选修《论语孟子选读》.doc
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仁者爱人》学案2 苏教版选修《论语孟子选读》.doc
《仁者爱人》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孔子“仁”的含义及其对于生命的尊重。
2、明确现代社会中继承仁爱思想的现实意义。
3、掌握文中涉及的文言文常识。
教学重难点
理解孔子“仁”的含义。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还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可见孔子认为礼乐不在形式,不在器物,而在于本质,本质就是“仁”。怎么理解“仁”呢?成为“仁者”的条件是什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内容。
二、内容讲解
1. “仁”的根本是什么?(1.2)
孝弟
这两点做好了才能做学问,所谓做学问,是要从人生的经验中去体会,并不是死读书。所以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问。”
2. “仁”的内涵是什么?即“仁”的真谛是什么?
“仁”是孔子的整个思想体系,而贯穿这个思想体系的就是它的核心。这个核心不是孔子自己说的,而是他的一个叫曾参的弟子说的,就是“忠恕”。
“忠”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做到这一点难不难,你能做到吗?我知道有个人做不到,这个人是子贡,这是孔子告诉我们的。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于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这是子贡很得意讲自己学问修养的心得。他说,我不喜欢人家加到我身上的那些事,我也不想有同样的情形加到别人身上。譬如有人骂我,我会觉得不高兴,因此我也不骂任何人。换句话说,别人给我的痛苦、烦恼,我不喜欢,因此我也不愿加给任何一个人痛苦、烦恼。你说一个人够做到这样的修养,多了不起!他向孔子报告了自己这个做学问的可贵心得。“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孔子听了便
说:子贡呀!这是你做不到的呀!再下一句虽然没有写出来,但隐约中包涵有孔子自谦的意味,等于说,就算我为师的也不能完全做到,任何人都做不到的。为什么呢?世界上任何一个人,只要是活着,一定烦恼了别人,这是必然的道理。人活在世上,都
……
仁者爱人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
积累与运用
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出则弟 弟:通“悌”,敬爱兄长。 B.忠恕而已矣 忠:对人尽心竭力。
C.何事于仁! 事:事情。 D.愿无伐善 伐:夸。
2.对下面两组中的“于”字的用法与意义,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 )
①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 ②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
③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④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 B.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C.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
3.下列各句中,无词类活用现象的一句是 ( )
A.尧舜其犹病诸 B.己欲立而立人
C.老者安之 D.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
4.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句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
A.非尔所及也 B.固相师之道也
C.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D.席也
5.名句填空。(4分)
(1)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______________。 (2)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________________。
(3)夫仁者,______________,己欲达而达人。 (4)____________________,敝之而无憾。
阅读与鉴赏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6.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4分)
(1)管仲相桓公:____________ (2)一匡天下:___________
(3)吾其被发左衽矣:___________ (4)微管仲:_______________
7.下列各句句式与“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何谓也 B.甚矣吾衰也
C.子将奚先 D.未之有也
8.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
《仁者爱人》复习学案
一、复习要点
1、掌握文中涉及的文言文常识。
理解词语的含义:盍、诸、病、伐、施、匡、微、弟、相
掌握特殊句式:何谓也、子食于有丧者之侧、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背诵重点句子:
2、理解孔子“仁”的含义
3、明确现代社会中继承仁爱思想的现实意义。
二、 重要思想陈述
1、 对“仁”的理解 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还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可见孔子认为礼乐不在形式,不在器物,而在于本质,本质就是“仁”。
2. “仁”的根本是什么?孝悌“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3. “仁”的内涵是什么?即“仁”的真谛是什么?
“仁”是孔子的整个思想体系,而贯穿这个思想体系的就是它的核心,即“忠恕”
“忠”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恕”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 “仁”的更高程度是“圣”(智慧和道德达到最高境界)
子贡“博施” 就是讲社会福利。广博,无条件的把东西送给人家,救济大家,让大家都得到帮助。
5.“仁”的具体行为表现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孔子对养生丧死的礼非常重视 ,对待盲人的态度 孔子做人态度的诚敬
6、“仁”的实行方法“仁者爱人”是孔子伦理学思想体系的核心之一,“仁”以“爱人”为核心,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作为实行的方法。
三、课文基础知识掌握检测
1.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意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好仁者,无以尚之 (超过)B.友直,友谅,友多闻 (原谅)
C.君子喻于义 (明白) D.克己复礼 (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