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泰山记》教案1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三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3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8/22 22:03: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1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710字。
登泰山记
姚 鼐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通过朗读积累一定的文言实词,进而疏解文意。
2、指导学生理清本文思路,体会描景特点。
3、指导学生欣赏精彩的写景片段,品味形象而优美的语言,学习写作方法。

教学设想
1、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朗读环节,指导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理清思路。
2、利用预习效果,重点突出一些疑难字、词、句的学习,采用课堂讨论的方式解决,教师适当点拨。
教学课型
多媒体辅助教学课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 导入
教师说出关于泰山的熟语“有眼不识泰山”,提问:能否说出其含义?
学生回答:比喻认不出地位高或本领大的人。提问:这个熟语的来源?
教师讲解:“泰山”竟然是一个人,还拜过木匠的祖师爷鲁班为师呢!只是当时年龄尚小,只跟了一年,仅学得师傅一点手艺,但他离开师傅后认真钻研根雕艺术,作品栩栩如生。几年之后,鲁班为选登城云梯,带着徒弟登泰山选木材,这时,见物识人,才了解到这些精妙艺术品的创造者竟是当年的小徒弟“泰山”,这“有眼不识泰山”之语就出自于鲁班之口了。

二、泰山及作者简介
(学生发言,教师补充)
1、介绍泰山的相关知识
泰山在山东省中部,主体在泰安市城北,总面积436平方公里,海拔1524米。泰山古称东岳,别称岱岳、岱宗,与南岳衡山(湖南)、西岳华山(陕西)、北岳恒山(山西)、中岳嵩山(河南)、并称五岳,而泰山居东。突兀挺拔,雄伟壮丽,被尊为“五岳独长”、“五岳独尊”。
泰山的顶峰叫玉皇顶,又称天柱峰,上有玉皇庙;东有日观亭,西为望河亭,日落时可遥望黄河。玉皇顶下方有碧霞元君洞,创建于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原名昭真寺,明改称碧霞灵佑关,清代至今用现名,是我国保存至今的著名的高山铜铁建筑群。南大门在碧霞元君祠西,上有“望夫亭”,可看到泰安城全景。历代封建帝王把泰山当作神的化身,常常登山封禅,给它加上许多封号,并到处建庙素神,刻石题字,加上泰山本身风景优美,因而成为游览的胜地,历代文人留下了记游的作品。

2、作者简介
《登泰山记》选自《惜抱轩诗文集》,作者姚鼐,字姬传,一字梦谷,清代桐城人,杰出的散文家,桐城派集大成者。他因室名惜抱轩而被人称为“惜抱先生”,著有《惜抱轩全集》,他所选编的《古文辞类纂》在近代是一部家传户诵的文章总集。
  桐城派:清代中叶影响最大的散文流派创始于方苞,经刘大櫆、姚鼐的发展,形成完整的理论,三人并称“桐城三祖”,姚鼐被称为领袖,他秉承了“文道合一”的主张,讲究义理、考据、词章三者兼长,注重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写景散文尤有独特成就。

三、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1、教师范读课文,提示学生注意朗读节奏,依据节奏推知句意。
2、学生朗读全文,要求参阅注释,理解文章大意,并提出自己难以理解的词句,学生讨论,揣度词义,教师点拨,并将重点词语形成板书。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