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230字。
人 是 什 么
临武一中 黄素娥
从容说课
从课文的标题上看,本文似乎是要给“人”下定义,其实是论述人生的意义。文章可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列举爱因斯坦、雨果、加缪、歌德、康德、孔子等大师对“人是什么”这个问题的回答。这一部分的中心论点是“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工作”(即孔子的“生无所息”)。第二部分将议论引向深入,将人生划分为以往、现时和将来三个部分,针对“对往事的追忆、对现时的把握和对未来的憧憬”这三个部分作者逐一展开论述,总的来看还是围绕“生无所息”这一中心。这是一种积极的人生观,在这个理想、价值、意义贬值的物欲社会学习它,颇有意义,能通过这一课为学生打下一个“精神的底子”,在其人生观上涂上鲜亮的一笔,真是“不朽”的一课,“功德无量”的一课。从语文能力上看,这篇文章的哲理名言、古诗名句、名人名言俯拾即是,加强积累,内化为言语能力也应该是一个契机。从论证上看,文章大开大合,收放有度,对学生的搜集整理概括归纳分析信息的能力,含蓄语句能够具体理解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需要在课堂上强化训练。对学生积极人生观的教育不能采用从书本到教条的形式,应该通过组织语文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来感受体验。
教学目标
1.理解“人生的意义在于什么”这个问题,树立伟大的志向,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观。把握现在的美好时光。
2.能按照要求搜集整理概括归纳文中的重要信息,含蓄的句子能具体的理解。具体内容能概括归纳。
3.激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学会运用写格言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4.积累语言,掌握课文中几个容易写错及读错的字;记诵一些哲理名言。
教学重点
理解“人生的意义在于什么”这个问题,树立伟大的志向,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观,把握现在的美好时光。
教学难点
能按照要求搜集整理概括归纳文中的重要信息,含蓄的句子能具体的理解,具体内容能概括归纳。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方法
1.学生默读朗诵.熟悉课文内容。
2.教师设计思考题和训练题激活学生思维,深化其对课文的理解,促进语文能力的提高。
3.运用活动课的形式,学生通过书籍、互联网、采访名人等形式,搜集整理具有人生意义的故事、名句等。
教学用具
带有声像阅览室的图书馆,讲义(或投影)
教学导航
第一课时
一、导语
有一种动物,太阳出来的时候是四条腿,中午的时候是两条腿,太阳落山的时候是三条腿,同学们说说看,这是一种怎样的动物?是“人”。汉字“人”的写法很有意思,一撇一捺写个人,关于这一撇一捺,人们作出了很多的解释,有这样一首歌唱道:“一撇一捺互支撑,一灵一肉两相成,一情一理为双翼,一言一行赖悟功。”这对人的说解确立实很有意义。其实,关于对人的本身的思考自从有了人之后,就没有停止过。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人是什么》。
二、整体初读.整合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