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浦东新区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测试初三语文试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试卷 / 九年级上册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21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5/1/25 10:14:4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8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有27道题,约5210个字。答案是扫描的。

  浦东新区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测试
  初三语文
  (满分:150分,完成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28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雪尽马蹄轻。(《观猎》)
  2、僵卧孤村不自哀,。(《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3、马作的卢飞快,。(《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4、,轻烟老树寒鸦。(《天净沙•秋》)
  5、山水之乐,。(《醉翁亭记》)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6-7题。(4分)
  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水仙子•咏江南【元】张养浩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爱杀江南!
  6、这两首元曲中,点明秋天之景的句子分别是:“”、“”。(2分)
  7、这两首小令都有对江南水乡的描写,但表达的情感有所不同,《水仙子•咏江南》表达了
  ,《天净沙•秋思》表达了。(2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8分)
  记承天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8、本文的作者是,我们还学过他的其他作品,如《》等。(2分)
  9、作者夜寻张怀民同游承天寺,一方面是因为,另一方面是因为。(3分)
  10、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欣然起行”中“欣然”一词,说明作者夜访张怀民心里很是兴奋。
  B、“庭下如积水空明”一句写出了庭院的空旷明亮。
  C、文章结尾以“两问一答”,诉说了“闲人”洒脱中的无奈.
  D、末句表达了作者与友人因独赏美景而深感遗憾之情。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
  鲁学士祝寿
  赵司城,号类庵,京师人。一日过鲁学士铎邸。鲁曰:“公何之?”赵曰:“今日为西涯先生诞辰,将往寿也。”鲁问:“公何以为贽①?”赵曰:“帕二方。”鲁曰:“吾贽亦应如之。”入启笥②,无有。踌躇良久,忆里中曾馈有枯鱼,令家人取之。家人报已食,仅存其半。鲁公度家无他物,即以其半与赵俱往称祝③。西涯烹鱼沽酒,以饮二公。欢甚,即事倡和而罢。
  【注】①贽:礼物。②启笥:打开盒子。③称祝:祝贺,祝寿。
  11、解释文中的加点词。(4分)
  (1)公何之__________      (2) 即以其半与赵俱往称祝__________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