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大附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22题,约16810字。
湖南师大附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7道大题,21道小题。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
【试卷综析】
本次高三语文试题总分为150分,其中写作60分,阅读部分现代文,古代诗歌及文言文部分,和高考卷相同。写作总分和高考分值相同。总题量为21题,其中语言基础知识、阅读19题,写作1题,从试题难度梯度上看,试题的梯度呈现由浅入深的排列,两题文言文前一题的得分较低,作文只限定学生写供材料作文。本次试卷只考查了高中课内背诵部分。侧重于学生古代汉语的理解、分析、综合运用,如解释文言实词和虚词,将文言文译成现代汉语,分析,理解文中人物形象,揣摩人物言语的真实用意,这些试题的设置强化了学生的基本技能的训练。
总体来说,这份高三月考语文试卷,试题题量适中,试题形式灵活,侧重基础。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小题3分)
【题文】A0 B0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聒躁 融会贯通 瘦削xiāo 纵横捭bǎi阖
B.宣泄 磬竹难书 攻讦jié 怙恶不悛qūn
C.甄别 原形毕露 剽piāo窃 扛gāng鼎之作
D.赎职 嘻笑怒骂 旋xuán涡 沸fèi反盈天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考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字形的能力,能力层次为A(识记)。
【答案和解析】答案:C 解析:A. 聒噪,瘦削xuē;B. 罄竹难书,怙恶不悛quān;D. 渎职,嬉笑怒骂
【思路点拨】掌握汉字的音形,应注意:①读准字音。有些字是由于读错了字音而将其写成了错别字。②分析字形。对形似的字可通过区分形旁来识记。③弄清词语的含义。即通过对词语意思的分析,进而判断该词语中是否有错别字。
【题文】D02.茶在中国有着悠久的的历史,它增添了普罗大众的生活滋味,寄托了文人骚客的浪漫情怀。 在我国,茶与佛教可谓( )。佛教崇尚饮茶,有“茶禅一味”之说。僧人旷日持久地坐禅,有时( )某种兴奋剂的支持,茶恰好具有提神驱眠的功效。茶的清苦,正好配合了茶的清修,故而僧人种茶,饮茶,蔚然成风。一些名山大岳的僧道寺院附近,常垦辟有茶园。 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加之精心的采制,以致出现许多奇种名丛,故有“自古名寺出名茶”的说法。
下列词语依次填入语段中括号内,最恰当的一组是
A.息息相关 须要 B.休戚相关 须要
C.休戚相关 需要 D.息息相关 需要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表达应用)。
【答案和解析】答案:D 解析:息息相关:呼吸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休戚相关: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联,这里应该用“息息相关”。需要:应该有或必须有。须要:一定要,语意程度更强,此处宜用“需要”。
【思路点拨】这类题解题技巧: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要切实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意义,不要断章取义。2.要切实把握词语的适用范围,不要界限不清。
【题文】E03.将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两句依次填入语段中划横线处,选项是
①茶文化则糅合了儒释佛各家理念,独成一体,成为饮食文化园囿中一缕最富诗意的清泉。
②儒释佛各家则糅合了茶文化理念,独成一体成为饮食文化园囿中一缕最富诗意的清泉。
③不但寺庙自产、自用、自销茶叶,也成了生产、宣传和研究茶叶的文化中心。
④寺庙不但自产、自用、自销茶叶,也成了生产、研究和宣传茶叶的文化中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表达应用)。
【答案和解析】答案:B 解析:②句不合逻辑,应该是茶文化糅合了儒释道各家理念。③句关联词位置不当,当分句主语一致时,主语应该放在关联词之前;并列成分语序不当,应该是“生产、研究和宣传”。
【思路点拨】病句辨析的方法:1.注意题干的要求,看清选择的是有语病的还是无语病的一项。特别要注意若题干有“表意不明”要求,还应从句子有无歧义、矛盾上去考察。2.做题思路:检查主干是否缺成分→推敲词语是否搭配→推敲词语有否重复→关联词位置是否正确→并列短语或句子语序是否合理→个别短语有否歧义→句子是否符合逻辑;3.善用排除法。
【题文】I04.下列句子依次填入语段中划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夜空像是被墨汁浸透, ,一道闪电,紧跟着几声雷鸣,一阵暴雨便像无数条长鞭一样横扫过来,抽打在人们的脸上、身上。借着闪电刺眼的白光,我们可以看见一张张肃穆庄严的面孔,和一个 ,在这个特定的时刻,他们的血已经被激情点燃。
①幽幽的有些瘆人,风把远处的电线刮得咝咝作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