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第五中学2015年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 资源简介:
有18道题,约8820个字。
福建省厦门市第五中学2015年中考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命卷:真实
考生注意:1.全卷分三个部分,计18小题;
2.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卷上,否则不能得分。
第一部分语言积累与运用(满分:42分)
一、语言积累(13分)
1.请根据提示填写相应的古诗文。(13分)
(1)足蒸暑土气,。(《观刈麦》)
(2)黑云压城城欲摧,。(《雁门太守行》)
(3),风正一帆悬。(《次北固山下》)
(4)心之所至,境由心生。苏轼笔下的月色之雅,雅在“庭下如积水空明,,盖竹柏影也”;陶渊明的桃花源之美,美在“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柳宗元的小石潭之清冷,冷在“寂寥无人,,”。
(5)乡愁是什么?乡愁是杜甫眼里“烽火连三月,”的无奈;乡愁是范仲淹梦里“,燕然为勒归无计”的矛盾;乡愁是苏轼心里的“但愿人长久,”的美好祝愿;乡愁是余光中诗里“一湾浅浅的海峡”的家国之思;一句话,乡愁就是李煜《相见欢》所诉说的“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的缠结思绪。除此之外,请再写出连续两句描写“乡愁”的相对完整的古诗词:“,”(诗句中不一定带有“愁”字)。
二、语言运用(29分)
2.根据下列情境,把对话补充完整。(4分)
(1)下列说法委婉得体的一项是()(2分)
A.当你的同桌向你请教问题时,你说:“你真笨,这么简单的问题还来问我。”
B.当你为同学们做好事,同学们夸你时,你说:“没什么,这是我应该做的。”
C.当你正在做作业时,妈妈叫你吃饭,你说:“急什么,我作业还没做完呢!”
D.当你走在路上,别人不小心撞了你,别人马上说:“对不起,请问撞伤了吗?”你说:“对不起有什么用?以后当心点。”
(2)有一位大妈在超市买菜时,把白菜外层还不算太老的叶子给摘了,假如你是售货员,要劝阻她这样做,话该怎样说,才能语气委婉又收到效果。(2分)
3.根据提示,完成以下(1)—(3)小题。(7分)
“月光像蓝色的雾了!”我对比肩站在船舷的朋友说。那是三十年前一个雨后初霁的春晚,我们在厦门开完一个与文学有关的会,一起乘小渡轮回鼓浪屿。夜空晴朗明净,海面
bō lán bù jīnɡ,洁白A肃shù穆的月色禁不住海风再三地撩拨,终于溶融并B弥慢màn成蓝色的C雾霭ǎi了。
只有生长在海边的人,才能目睹月色在蓝天与碧海的双重作用下,几将气化的这一美妙过程,并沐浴其中,内心D慰wèi蓝而且湿润。
岂止海边啊,其实我是一直呼吸于海中央的,那尾攒动的蓝色鱼。
(选自舒婷《我的厦门》)
(1)文段中ABCD四处加点的词语,注音与书写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2)为拼音写出词语,写在格子上。(2分)
bō lán bù jīng
(3)文中画波浪线处描绘了一幅优美的海上月色图。请你选择一处你印象深刻的地方(如:庭院里,树林里,高山上,湖面上,屋子里……),描写一段月下美景。(30字以上)(3分)
4.名著阅读(9分)
(1)阅读经典,汲取精华。请参考示例,根据名著名称,写出相应的评价。(2分)
示例:《伊索寓言》:生活的智慧和想象的魅力
《鲁滨孙漂流记》:
(2)天已经亮了,我没有等到向国王道贺就跑回家来。因为虽然我建了一件奇功,却还无法断定皇帝对我的那种做法有多愤慨。根据这个国家的法令,任何人不管他的名位怎样,如果在皇宫院内小便一律处死。但是皇帝的一份公文稍微使我安下心来,他说:他要下令给大司法官正式赦我无罪,不过我没有得到这份赦免书。后来我私下得知:皇后非常痛恨我的行为,早就远远地搬到皇宫的另一边去了;而且她坚决不准修理这座寝宫,她再也不能住进去了。同时,她在心腹人面前发誓她一定要采取报复手段。
①以上文字出自小说名著《》,作者是英国的。(2分)
②文中写道“我建了一件奇功”,请用简练的语言说说“我”到底在哪里(国家)建了一份怎样的奇功呢?(2分)
(3)动画片《西游记》片尾曲名称是“一个师傅仨徒弟”,其实取经队伍中还有一位称唐僧为师父的“徒弟”。请根据右侧动画片截图与你的阅读经历,简要叙述这位“徒弟”成为取经队伍成员的过程。(3分)
5.探究性学习(9分)
端午正悄悄地向我们走来。为了探索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假设你所在的班级开展了一次“品味端午习俗,传承传统文化”主题活动……
(1)集邮爱好者王凯,在收集邮票的过程中发现了一枚珍贵的邮票——2001年国家邮政局发行的《端午节》邮票(如右图)。请仔细观察并按照一定顺序向大家介绍画面的内容。(3分)
(2)擅长诗歌朗诵的林文同学想抄录有关“赛龙舟”
的古诗句参加学校组织的“端午诗会”,请你帮他从下
列诗句中挑选出描写“赛龙舟”画面的句子来。()
(2分)
A.万户家中缠米粽,三闾庙外吟君赋。B.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C.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D.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譀:喊叫)
(3)同学们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到以下关于端午来历的不同资料。请你联系这些资料,仿照示例,探究一下:各种不同的“端午起源说”寄寓了哪些中华传统文化内涵?(至少说出两点)(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