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谈诗》同步测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初中试卷 / 九年级上册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4/11/15 20:00:2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有13道题,约2840个字。

  诗人谈诗
  一、双基积累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乍然(zhà) 鲁藜(lí) 仿佛(fú)
  B.眺望(tiào) 署光(shǔ) 旷野(kuànɡ)
  C.曾卓(zhuó) 清晰(xī) 弓弦(xuán)
  D.洗礼(lǐ) 门滥(kǎn) 山峦(luán)
  2.根据语境,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可以想见,他是习惯于黎明即起的。使他惊醒的是对黎明的期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于是我听见了黎明的音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各项朗读重音标注正确的一项是()
  A.河岸被山影压着/有星流过旷野去
  B.河岸被山影压着/有星流过旷野去
  C.河岸被山影压着/有星流过旷野去
  D.河岸被山影压着/有星流过旷野去
  4.下面各项关于本课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宁静而深沉的意境》中提到的“偏爱”,可能是作者个人的兴趣爱好所致,但也可能包含着这首好诗被人忽略了的意味。
  B.读诗要有独特的感觉,就是指不但要能够进入诗的意境,而且还要通过自己的独特感受来产生联想,以进一步丰富诗的内涵。
  C.诗中提到的“感觉到”这个词,一方面是指诗人生理上的感觉,即对于黎明到来的“光感”;另一方面则是暗示诗人是“对于时代最敏感的人”,而这个诗人“不仅是指他自己”。
  D.“月光流进门槛”这句在诗中是客观叙述,语言精练,并没有把诗人的主观感受渗透其中,也可以看出诗人构思之巧妙。
  5.综合性学习。
  本课的诗歌把我们带入了一个宁静而深沉的意境,请接着品读鲁藜的这首小诗,然后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泥土
  鲁藜
  老是把自己当作珍珠
  就时时怕被埋没的痛苦
  把自己当作泥土吧
  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道路
  (1) 这是诗人写于抗战时期的一首小诗。这首小诗揭示了一个哲理,告诉我们不要自以为是,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向立意,就是突破思维定式,从常规的反面入手,从而写出新颖独特的文章。请你运用这种写作手法,根据提示,把上面的小诗改写一下。
  泥土
  老是把自己当作泥土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