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000字)
《米洛斯的维纳斯》课堂实录
这是一节市教学比武课。
《米洛斯的维纳斯》是新选入高中语文教材的一篇文章。从上一届教师的教学实践来看,成功的课几乎没有。归结起来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维纳斯是众所周知的艺术珍品,影响很广,大多数人对她的评价已经形成,有的还相当牢固。二是本文是汉译日的译文,有不少句子显得艰涩难懂,加上文化背景的差异,给文章的理解带来了困难。三是大多教师在本文的教学中都或多或少地牵涉到了“美学”的问题,甚至将本文当成了美学的教材,大谈特谈“美”,将学生引向了茫无边际的理解误区。笔者也曾经试图从艺术创作的“虚实相生法”上寻找突破口,但最终陷入“维纳斯美不美”的泥潭而不能自拔。
所以,在经过一番思考后,笔者觉得本文的突口还是应该回到语文教学的根本上来,即体味语言。确立了这个指导思想后,再次审读全文,笔者发现本文作者在行文过程中的逻辑是非常严密的。作者首先提出自己的观点:她为了如此秀丽迷人,必须失去双臂。然后,分别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证,紧紧扣住了“必须”这个词的逻辑含义。最后,作者有进一步解释了“失去的为什么必须是双臂”。全文文气贯通,一气呵成。特别难能可贵的是,看起来十分霸道的观点,居然在作者的逻辑表达之下滴水不漏。
笔者正是在这样的一种理解下,设计了以下的教学内容,确立了引导学生理解把握本文语言逻辑严密的教学目标,受到了不错的教学效果,并顺理成章地摘得了本次全市教学比武的桂冠。
《米洛斯的维纳斯》课堂实录
浙江衢州第二中学 周旭荣
师:上课。
师:(投影:罗浮宫外景)大家从画面上看到的是法国巴黎罗浮宫的外景,罗浮宫与美国纽约的大都会博物馆和英国伦敦的大英博物馆并称世界三大博物馆。我们看到的金字塔形建筑是由华裔建筑师贝聿铭先生设计的博物馆入口。罗浮宫共收藏有世界各地的艺术品近40万件,其中艺术珍品3万件,更有被尊为罗浮三宝的三件艺术品,它们是什么呢?
生:胜利女神,蒙娜丽莎,维纳斯。
师:(投影:罗浮三宝图片)很好,我们有没有注意到,胜利女神雕塑的头部和维纳斯的双臂都已经缺失了,但是,这好象并不影响它们成为世界级的艺术珍品。好,下面让我们把目光移向维纳斯。(投影:大幅满屏维纳斯图片)请大家阅读文中注解(1):维纳斯在罗马神话中掌管人类爱情、婚姻、生育以及一切动植物的生长繁殖,在希腊神话中有称“阿佛洛狄忒”,是爱与美的女神。我们是否可以由此推测维纳斯雕像的创作者的本意是为我们创造一个美的典型(生点头表示认同)但是我们又看到,维纳斯雕像由于某种原因缺失了双臂,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