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脊轩志》课堂实录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三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7/7 6:36:0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4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300字。

《项脊轩志》课堂实录(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一个单元的现代散文:《纪念刘和珍君》《故都的秋》《道士塔》——
生:《泪珠和珍珠》。
师:如果允许我们自作主张,可以按照我们自己的思维方式给这四篇散文的体例加以描述的话,那么,我想可以把《纪念刘和珍君》叫叙事散文,那么《故都的秋》叫什么?
生1:抒情散文。
生2:写景散文。
生3:写景抒情散文。(众笑)
师:不要笑,写景也是为了抒情,这三种书法都是一回事,都没问题。那么,《道士塔》呢?
生4:文化散文。
生5:历史散文。
师:这两个词要辨一下了。哪个说法比较妥帖?
生4:当然是文化散文准确,因为这篇文章不是写中国历史,也不是,就是说,写了中国历史只是为了关注中国文化的。而且,历史是文化的构成因素,文化包容历史。
师:说得不错。如果要说这是历史散文的话,恐怕与《史记》《资治通鉴》的差别还很大。就从内容的角度来命名——文化散文。(众人表示赞同)那最后一篇——
生6:哲理散文。因为它是写人生感悟的。
师:但是我觉得它与周国平的哲理散文不一样,它更多是从生活的层面感悟的,哲理性不是很强。所以叫抒情散文,好吗?
生6:这个不要紧。只要是明白了一种认识,有了看法的散文,应该是哲理散文,尽管它叙述比较多。但是作者不是书法个人情感,是有观点的!
师:恩,有道理,我被你说服了。那就听你的!
师:好。中国的散文源远流长,可以说,在古代诗歌诞生之时,散文也出现了。大家可曾知道:散文为什么叫“散文”?
生7:因为内容比较多,比较杂,什么都可以写。
生8:写得随意。
师:你说的是结构上看上去松散。
生9:有时我读散文就觉得它往往会离题,但是好文章是不离题的,这也大概是“散”吧。
师:你说的还是内容、材料上的感觉。其实散文最大特点是形散——
生:神不散。
师:我觉得用“神聚”比较好。什么叫“不散”?否定的描述是不准确的,以前我们做的习题中,概括语段就是要把否定句剔除掉的吧。正面说,才可以给人清晰的印象。“形散神聚”,这还不是散文之所以叫“散”的真正原因。真正原因应该是:诗歌讲究压韵,而散文则不压韵,声律上显得散乱却很自由。下面你们要听我对散文的发展罗嗦一番,并且还要把我罗嗦的话写在笔记上——
(生动手准备)
师:一、先秦散文主要分两大类:一是诸子散文,如《孟子》《庄子》,大家说还有什么?
生:《荀子》《墨子》《老子》《韩非子》。
师:算不算《论语》。
生10:算。也算是记录孔子言行的著作了。
师:好。另一类散文是历史散文。比如《春秋》《左传》《国语》。大家说《战国策》算不算?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