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谈诗》导学案1
- 资源简介:
约2760个字。
诗人谈诗宁静而深沉的意境——曾卓导学案
Guanjianming
【学习目标】:
1、感受诗人抒发的感情,并思考一些诗句的内涵,体味诗“宁静而深沉的意境。
2、学习如何把自己阅读诗歌的感受和形成的评价清晰表达出来。
相关链接:
《一个深夜的记忆》的写作背景:此诗写于抗日战争的艰苦阶段,他身处的延安虽是解放区,但整个中国大地还处在黑暗之中。
【课前预习】
1、 给加点字注音:
鲁藜()门槛( ) 曙光()乍然()
眺望( ) 旷野( ) 山峦( ) 弓弦( )
2、朗读诗歌分析诗句的含义,把行与行、节与节之间跳跃的空隙填补起来。并用生动的语言,把诗歌中描绘的形象、图景表述出来。
3、文中批注:朗读诗歌,结合写作背景点评诗歌语言的深刻内涵,并思考诗歌的主旨。
4、细读《宁静而深沉的意境》,从曾卓对鲁藜这首诗的评说看,他对这首诗的总体评价是什么?最看重的是什么?对鲁藜这首诗有什么独到体会和见解?
【课堂探究】
5、 展示活动一:预习2
6、 展示活动二:预习3
7、 展示活动三:预习4
【课堂反馈】
玷污的生命之源
从前,清幽的小河,/现在,已经干涸。
腥臭,是她的低吼,/黑色,是她的衣着;
呻吟,是她哀怨的歌声,/挣扎,是她痛苦的生活。
不见了鱼虾与她做伴,/只有伤心地孤独流过;
也没有花草与她为邻,/任凭躯体给眼泪包裹。
人啊——/忘记了她的恩情!
她被狠心地抛弃,/抛弃在了污秽的角落。
“是谁缔造的错”?/“奈何要我来承担罪责”?
小河低语着诉说。(诗歌有改动)
认真阅读上面这首诗歌后,请从取材、立意、情感、写作手法、、表达方式、语言运用等角度选择两个角度谈谈自己的欣赏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