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教学案2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高中课件 / 必修四课件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03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4/10/26 10:26:1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030字。

  《雷雨》教学案
  课程分析:(本课的作用和学习本课的意义)
  问题设计 问题:
  1、曹禺的《雷雨》到底是因为什么而成了丰碑式的作品?它精妙的语言又体现在何处?
  2、分角色朗读片段一,周朴园和鲁侍萍所说的两个“好地方”一样吗?
  3、分角色朗读片段二,两人说的两个“此地”一样吗?
  4、自由地大声地朗读片段三 ,圈出你认为要重读的字词,并说出这些台词的潜台词是什么。
  5、朗读片段四, 你觉得哪些句子有潜台词?请把你的理解写在学案上。
  6、周朴园对“死了的”鲁侍萍和活着的鲁侍萍态度上有什么不同?
  7、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感情究竟是真是假?
  教学构想及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曹禺及他的作品,理解剧本中潜台词的意义;
  能力目标:
  1、能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能够通过讨论探究,分析剧本中语言丰富的潜台词。
  情感目标:
  通过朗读与分析,理解人物丰富多样的内心世界,了解人性的复杂,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周朴园对鲁侍萍情感真假的辨析。
  教学方法:探究性学习,讨论法
  所需设备:多媒体
  教学重点: 反复朗读,分析讨论剧本的潜台词。
  教学难点: 周朴园对鲁侍萍情感真假的辨析。
  教学方法:   探究性学习,讨论法
  所需设备: 多媒体投影(展示多媒体课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
  师:导入。昨天,我们一起看了一个令人心碎的悲情故事,在一个雷雨之夜,三个爱恨交织的年轻人一同走向了生命的不归路,剩下的疯的疯了,走的走了,风雨声、雷电声、叫喊声在我们耳边久久地回荡。今天,让我们借助文字再次走进《雷雨》的艺术世界。说起雷雨,就不得不说它的语言。著名的学者钱谷融有这样一段话:“我确实太喜欢曹禺剧本中的语言了,每次读曹禺先生的剧本,总有一种既亲切又新鲜的感觉,他那色彩明丽而又精练生动的语言,常常很巧妙地把我带进一个奇妙的艺术世界,给予我无限的喜悦。”(投影)下面我们就通过一个个语段来品味《雷雨》语言的精妙。
  二、重点语段潜台词分析研讨
  (一)周:(沉思)无锡?嗯,无锡,(忽而)你在无锡是什么时候?
  鲁:光绪二十年,离现在有三十多年了。
  周:哦,三十年前你在无锡?
  鲁:是的,三十多年前呢,那时候我记得我们还没有用洋火呢。
  周:(沉思)三十多年前,是的,很远啦,我想想,我大概是二十多岁的时候。那时候我还在无锡呢。
  鲁:老爷是那个地方的人?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