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进贾府》ppt285
- 资源简介:
共70张,课件制作精美,内容丰富,讲解字词,课文情节介绍, 分析写法,教案约5470字。
湖天中学语文组 教学日期
年 月 日 第 周 星期
第 节
教学年级 高 中 2014 年 上 期
科目
语文 课题
教学班级 高 中 13 级 班
三
维
目
标 知识
与
技能 1、简介中国小说发展的有关知识,了解曹雪芹及《红楼梦》。
2、了解本文通过一个人物的行踪、见闻,按时间顺序描写环境和介绍人物的方法。学习通过人物的出场、肖像、语言、举止、心理的描写塑造人物的性格,在写作中借鉴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过程
与
方法 1.带领学生仔细品读课文,仔细咀嚼、品味、揣摩语言,欣赏小说语言的言外之意,欣赏含蓄之美,提高语言的欣赏能力,品读揭示人物性格的语言,得到一种感性认识。
2.本文人物各不相同的出场,反映出人物不同的身份和地位。学生通过讨论强化认识,掌握作者构思的独具匠心。品读课文精彩选段的语言描写,体会其中调动多种形式与手法写人生百态的妙处。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1.培养细心阅读的习惯,从小说等文学艺术形式中发现生活的真谛,求真求美。
2.认识我国封建社会的现实生活百态。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重点 1、体会本文人物出场的特点和重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2、通过文章环境,把握作品的主题。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方法及能力,体会文学反映出的社会生活状况。
教学步骤及要点:
一、导入新课
有人说:“开谈不讲《红楼梦》,纵读诗书也枉然。”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创作的巅峰之作,代表了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成就。
二、教师介绍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
三、课堂活动设计
活动一、初读课文扫障碍
1.学生介绍《红楼梦》和曹雪芹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是我国古代小说中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品。它产生于清代所谓:“河清海晏”的“乾隆盛世”。当时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资本主义的因素也有了增长。这股新的力量与严重束缚它的封建主义体系不可避免地产生冲突。这种冲突反映在上层建筑领域便是处于萌芽状态却蓬勃而有朝气的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与腐朽的趋向最后崩溃的但又居于统治地位的封建宗法思想、传统制度之间的矛盾斗争。在这样的时代,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约1715—1763)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他的先世原是汉人,但很早就入了满洲旗籍。从他曾祖曹玺开始,祖父曹寅,伯父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