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小题,约8365字。
  2005年七校联考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16分)
 1、阅读文段,根据拼音在括号中写出汉字。(2分)
 我们党领导人民奋斗了八十年的zhēng(  )嵘岁月和光荣业绩,如同一幅逶yí(   )而又气势磅bó(    )、雄浑而又xuàn(    )丽多彩的画卷,展现在世人面前。
 2、请在括号中填上各种动物名称,完成成语。(2分)
 (   )雀无声 黔(   )技穷 老(  )伏枥 (   )丝马迹
 3、按要求默写。(4分)
 (1)         ,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2)李白在《行路难》中抒发远大志向的两句诗是:              ,   
           。
 (3)“鸟语花香”是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致的。请你写出两句含有“鸟语”的古代诗句。(课内外不限)
 ①                                      
 ②                                      
 4、名著阅读:请根据提供的信息,分别写出对应的人物。(2分) 
 示例:潇湘馆 丫环紫鹃 葬花 《红楼梦》 人物:林黛玉
 ① 野猪林 倒拔杨柳 醉打山门 《水浒传》 人物:   
 ② 空城计 借东风 七擒孟获 挥泪斩马谡 人物:   
 5、模仿下面诗句,仍以“新月弯弯”开头,仿写诗句。(2分)
 新月弯弯,         新月弯弯,
 像一条小船。        像一把镰刀。
 我乘风归去,              
 越过万水千山。             
 6、仔细观察下面一幅漫画,回答问题。(4分)
 ①用简明的语言说明这幅漫画的内容。(50字以内)(2分)                                                                                   
 ②说说这幅漫画给你的启发。(20字以内)(2分)                                          
 二、阅读与欣赏(54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7——13题。(17分)
 黄鹤楼(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7、“白云千载空悠悠”与“此地空余黄鹤楼”的中“空”字意义有什么不同?这两处“空”有什么作用?(2分)
 答:                                                                               
 8、请描述“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所展现的烟波江日暮之景,并体会其中融入的乡愁之情。(2分)
 答:                                                                               
 鱼我所欲也 《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9.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故患有所不辟也(       )(2)蹴尔而与之   (        )
 (3)故不为苟得也 (      ) (4)所恶有甚于死者(        )
 10. 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2分)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1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心”的意思是____________,《岳阳楼记》中对“心”的解释与之不同的句子是      _________。(2分)
 12. 《谈骨气》一文用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来概括“骨气”的含义,这些话也是《鱼我所欲也》中“舍生取义”观的具体阐释。请举一例证明这一观点。(课内外均可)(3分)                                         
 13. 孟子的文章语言犀利,论辩性极强,设喻举例皆从身边入手。他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某人因手指弯曲不如别人,四处求医,由之引出下面的论述。请你借助所掌握的文言文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