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财奴》教案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四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3/11/29 9:16:0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41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守财奴》教学设计<br>
<br>
[设计意图]<br>
语言与思维是密不可分的,人的现代化首先是思维的现代化,而思维的现代化又必然要求语言的同步发展。本设计旨在通过对小说个性化人物语言描写和细节描写进行深层透析,多方优化学生的思维系统,从而使阅读发展成为学生生命的一种需要。<br>
<br>
[设计提要]<br>
本设计在引导学生进行自读的基础上分三步设疑讨论:1,整体把握小说的情节发展;2,引导学生选取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和细节描写进行探究;3,试分析本文的人物称谓艺术。<br>
<br>
[设计实施]<br>
1.整体感知小说情节<br>
学生快速阅读小说,找出围绕守财奴葛朗台发生的三件事情,用语言概括:<br>
[明确]:抢夺梳妆匣,诱骗继承权,看守保管室。<br>
[板书]:<br>
<br>
2.深层透析小说语言<br>
(1)人物语言<br>
    P69.“那简直是保持自己的脖子!”<br>
[明确]:该语言活活地刻画出了主人公嗜钱如命的性格。正所谓“头可断,血可流,金钱可不能丢”。钱已成为了守财奴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要素,故而只能存在在心里的想法,他却高声对自己说出了声。<br>
    P70.“噢,是真金!金子!”<br>
[设疑]:此处如换用 “噢,是金子!真金!”行吗?为什么?<br>
[明确]:此处正是作者的妙心妙笔。两个句子虽然词语相同,但语序一变,表达效果则截然不同。因为原句可体现出:电光石火间能辨别出金子的真伪的,必须是一个常年累月与金钱打交道、而且对金钱有着深深嗜好的人。巧妙的顺序安排,恰能让人透视其灵魂深处,窥见守财奴的本性。<br>
(2)细节描写 <br>
    P70.一看到丈夫瞪着金子的眼光<br>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

推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