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教案3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教学目的<br>
1.准确把握小说的人物性格特征,理解造成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封建礼教吃人本质。<br>
2.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理解文中倒叙手法、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悲惨命运的作用。掌握通过侧面描写、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br>
3.掌握小说阅读和鉴赏的基本方法。<br>
教学重点<br>
小说是如何通过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来塑造人物形象的,和小说的倒叙写法对于表现人物悲惨命运的作用。<br>
教学难点<br>
三次“祝福”场景描写与祥林嫂悲剧的关系。<br>
教学设想<br>
讨论、研究相结合<br>
教学时数<br>
3课时<br>
第一课时<br>
教学要点<br>
理清小说情节结构<br>
教学过程<br>
一、作品及时代<br>
1.鲁迅的小说共有三个集子:《呐喊》、《彷徨》、《故事新编》。中学课本里除《祝福》选自《彷徨》,其他选自《呐喊》。<br>
2.本文写于1924年2月7日,发表在3月15日《东方杂志》21卷6号。20世纪20年代,正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时期。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民主、科学”,而中国二千年腐朽、愚昧的封建思想成了最大障碍。中国妇女是最大的受害者。贞节观、三纲、三从、迷信思想在他们心中根深蒂固。<br>
二、整体感知作品,在了解情节结构的基础上,思考以下各题:<br>
1.小说情节结构上采用倒叙手法有佳作好处?<br>
2.作者把这篇小说取名“祝福”的深刻含义是什么?<br>
3.P8页第三段在全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br>
4.详细描绘鲁四老爷书房陈设的目的是什么?<br>
5.《祝福》中的“我”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br>
6.小说最后一段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br>
三、理清情节结构<br>
情节 内容 时间 顺序<br>
序幕 祝福景象与鲁四老爷(1-2)<br>
结局 祥林嫂寂然死去(3-33) <br>
开端 祥林嫂初到鲁镇(34-53) 三个半月 倒<br>
发展 祥林嫂被迫改嫁(54-65) 两年 叙<br>
高潮 祥林嫂再到鲁镇(66-110) 约两年 <br>
尾声 祝福景象与“我”的感受(111)<br>
四、研究讨论,归纳总结:<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