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005字。
对“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思考认识
青海湟中县西堡初中 田发德
一 什么是“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
一般意义的“整合”的内涵,是围绕某个目标将相关各因素有机地融合为一个整体,或者说是指一个系统内各要素的整体协调、相互渗透,使系统各要素发挥最大效益。
课程整合是使分化了的教学系统中的各要素及其各成分形成有机联系并成为整体的过程。整合理论针对学校科目割裂知识的弊病,立足于学科内容改革,目的在于建立学科之间的有机联系。这种整合思想把各门学科作为教学系统的一个要素,它不是把某一门课程的内容强加在另一门课程上,而是在考虑到学科特点的基础上,把几门相关学科综合起来加以考虑,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同一个问题,从而使各门学科相互协调、相互渗透,使教学系统发挥最大的教学效益。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包括以计算机网络为代表的现代技术信息在内的所有适用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改革的全面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包含以下意思:1 信息技术是“整合”起来的课程的有机构成要素。2要用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去整合课程,故也是“整合”的手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初始阶段,似乎看不出与“计算机辅助教学”有多大区别,但现代信息技术不再是一般的“辅助”工具了,而是信息载体。
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上,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也与“计算机辅助教学”很不一样。一方面,信息技术要广泛进入语文学科,另一方面,语文教学要广泛采用信息技术。这种信息技术是与语文教学紧密融会在一起的,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机要素。
信息技术与课程及学科教学的整合,就是将信息技术既作为意识,又作为内容、工具、方法和手段,融于课程教学之中的理论、实践与结果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与内涵是要求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把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情感激励工具与丰富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运用到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组合、重构,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也就是促进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的变革),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
二“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依据
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