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议论文阅读之把握论点ppt
- 资源简介:
共7张。有教学案,约20460个字。
《议论文阅读复习之把握论点》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 了解议论文的概念和议论文的三要素。
2、 准确区分论题与论点、中心论点与分论点,把握中心论点的位置。
【教学过程】
一、课内回顾,了解议论文的概念和议论文的三要素。
教师引入:同学们,请大家回顾一下,我们在九年级上册语文书中学过的议论文都有哪几篇?
学生回顾明确:第二单元5、敬业与乐业6、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演讲稿)
第四单元13、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15、谈读书不求甚解16、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教师:通过这些文章的学习,同学们能否根据自己的认识给议论文这种文体下个定义?
学生下定义,教师补充介绍议论文的概念【出示幻灯1:
议论文又称论说文,是一种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运用逻辑思维评事论理的文章体裁。它运用确凿的事实,无可辩驳的道理,逻辑严密的语言进行论证和反驳,从而揭示客观事物本质,阐明作者的见解和主张。】
教师:根据议论文的概念,可见议论文有必不可少的三个要素
【出示幻灯2:
(1)论点:就是作者在文中对论题(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是文章的灵魂和统帅,解决“证明什么”的问题。
(2)论据:就是证明论点的材料,解决“用什么来证明”的问题。
(3)论证:就是指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和论据之间逻辑关系的纽带,解决“怎样证明”的问题。】
教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出示幻灯3:议论文阅读之把握论点】
首先请大家看一篇议论文,探讨一下阅读议论文把握论点时要注意些什么问题.。
二、教师下发试卷,学生阅读例文,完成习题,探讨问题,归结规律。
【经典例文】说勤
俗话说:“一勤天下无难事。”唐代文学家韩愈说:“业精于勤。”学业的精深造诣来源于勤。
勤,就是要珍惜时间,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勤于探索,勤于实践。古今凡有建树者,无不成功于勤。
勤出成果。马克思写《资本论》,辛勤劳动40年,阅读了数量惊人的书籍,其中作过笔记的就有1500种以上。司马迁著《史记》,从20岁起就开始周游,足迹遍及黄河、长江流域,汇集了大量的社会素材和历史素材,为《史记》的创作奠定了基础。歌德花了58年时间,搜集了大量材料,写出了对世界文学界和思想界产生很大影响的诗剧《浮士德》。我国当代数学家陈景润,在攀登数学高峰的道路上,翻阅了国内外的上千本有关资料,通宵达旦地看书学习,取得了震惊世界的成就。上海一个女青年坚持自学,十年如一日,终于考上了高能物理研究生。可见,任何一项成就的取得都是与勤分不开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勤出智慧。传说古希腊有一个叫德摩斯梯尼的演说家,因小时口吃,登台演讲时,声音含混,发音不准,常常被雄辩的对手所压倒。可是他气不馁,心不灰,为克服这个弱点,战胜雄辩的对手,便每天口含石子,面对大海朗诵,不管春夏秋冬,坚持五十年如一日,连爬山、跑步也坚持练习演说,终于成为全希腊一个最有名气的演说家。宋代学者朱熹讲过一个故事:福州有一个叫陈正之的人,反应相当迟钝,读书每次只能读50个字,一篇小文章也